作為長期從事船舶開發與設計工作、領軍重大工程研究的科技領軍人才,陳兵秉承“愛國奉獻,求實創新”的精神,帶領江南造船研發團隊不斷刷新著船型開發的紀錄。尤其在大型液化氣船領域,為了打破日本、韓國船廠的長期壟斷,21世紀初,陳兵領銜承擔了一項國家級科研攻關項目“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研制工作。期間,盡管船舶市場跌宕起伏,他帶領研發團隊始終堅守理念,十年磨一劍,終于自主開發出國際一流水平的“中國江南型”VLGC,填補了國內空白,打開了國際主流市場,也使得江南造船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研發、設計和建造大中小、全系列液化氣船型的造船企業。陳兵領軍開發的7.6萬噸“中國江南型巴拿馬散貨船”這一中國著名巴拿馬船型,累計建造數量超過100艘,續寫了江南造船的輝煌。之后,又陸續開發了11.5萬噸MiniCape型散貨船、18萬噸和21萬噸散貨船,江南造船也因此成為研發、設計和建造散貨船型種類最多的造船企業。
精益求精 打造精品
大學畢業后進入江南造船,陳兵懷著對造船事業的一腔熱血,從基層做起,經過在生產、設計和研發等部門的實踐鍛煉,系統性地掌握了船舶研發、設計和建造的專業知識。憑借執著的追求和一股似乎用之不竭的干勁,陳兵把自己全部的熱情都奉獻在船舶新產品的開發上。
2002年開始,散貨船因共同結構規范(CSR)新要求面臨全面更新換代。陳兵臨危受命,從船型開發總負責人角度,提出了追趕和超越國際一流水平的目標。他精心組織計算分析,開發出了指標先進、油耗低、載重量大的7.6萬噸第五代“江南型巴拿馬散貨船”。自該船型誕生至今,中船集團已經累計獲得150余艘的建造合同,創匯超過40億美元。該船型一直是市場的標桿,先后獲得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船集團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這一成功案例無疑是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完美詮釋。
江南造船在上海市市區的原廠區只能建造8萬噸以下的船舶,在江南造船搬遷至上海長興島這一歷史性機遇面前,陳兵冷靜思考,結合市場需求和新的現代化造船基地情況,通過科學分析、論證,在幾大傳統的船型分類上,創新性地提出了MiniCape型散貨船的設計理念,同時大膽突破傳統船舶線型開發的思維定式,在國內首次提出“節能隱形球艏(VS-BOW)”的船型設計理念,成功自主研發出11.6萬噸“江南型MiniCape”散貨船,其主要技術指標首次超越國際先進水平、處于領先狀態;創新型節能隱形球艏(VS-BOW)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這標志著江南造船設計水平的重大突破。
7.6萬噸和11.6萬噸散貨船研制成功并未讓陳兵停止創新的腳步。隨著7.8萬噸首制船“INFINITY 9”號順利試航歸來,陳兵帶領團隊開發設計的精品船型——第七代“江南型”巴拿馬散貨船,再次給市場帶來驚喜。具有隱形球艏(VS-BOW)的散貨船都被納入江南“綠鯨”系列。之后陳兵又領軍開發出 “綠鯨系列”的“江南型”18萬噸和“江南型”21萬噸散貨船,并都獲得訂單,這些船型使江南造船在大型散貨船領域實現了船型全覆蓋。
未雨綢繆 運籌帷幄
作為研發技術工作的領軍人物,陳兵積極響應江南造船產品升級、轉型向高端發展的戰略。在2008年前后,在全球船舶建造市場行情高漲,船廠接單、盈利屢創歷史紀錄的背景下,陳兵帶領研發團隊,展開了全冷式液化氣船等高端船型的研發工作。
超大型全冷式液化氣船(VLGC)是市場上典型的“三高(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船型”,該船型市場長期被日本、韓國船廠壟斷,此前一直是中國造船界的空白。在此背景下,陳兵帶領江南研發團隊組織立項開發“中國江南版VLGC”,帶隊咨詢專業船東和國際知名船級社。他嚴格組織管理,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關,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于2011年掌握了“大型低溫液貨艙+支撐結構的設計建造”和“次屏壁的溫度場計算”等10項核心關鍵技術,并按時完成了全部工作。該研發項目獲得了國家國防科工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中船集團科技與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造船業迅速跌入低谷,以散貨船為代表的常規船型需求、價格長期低迷,多數以常規船為主的船廠訂單缺乏,生產經營難以為繼。陳兵帶領研發團隊則憑借自主研發的全系列、大中小型液化氣船等“三高”產品,在市場經營上異常活躍,訂單紛至沓來。2012年6月,隨著一家歐洲著名船東宣布在江南造船訂造8艘VLGC,全球造船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到中國江南造船。VLGC的研發成功,使江南造船再次創造了新的“中國第一”。江南造船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集研發、設計和建造大中小、全系列液化氣船型于一身的造船企業。
精益求精 打造精品
大學畢業后進入江南造船,陳兵懷著對造船事業的一腔熱血,從基層做起,經過在生產、設計和研發等部門的實踐鍛煉,系統性地掌握了船舶研發、設計和建造的專業知識。憑借執著的追求和一股似乎用之不竭的干勁,陳兵把自己全部的熱情都奉獻在船舶新產品的開發上。
2002年開始,散貨船因共同結構規范(CSR)新要求面臨全面更新換代。陳兵臨危受命,從船型開發總負責人角度,提出了追趕和超越國際一流水平的目標。他精心組織計算分析,開發出了指標先進、油耗低、載重量大的7.6萬噸第五代“江南型巴拿馬散貨船”。自該船型誕生至今,中船集團已經累計獲得150余艘的建造合同,創匯超過40億美元。該船型一直是市場的標桿,先后獲得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船集團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這一成功案例無疑是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完美詮釋。
江南造船在上海市市區的原廠區只能建造8萬噸以下的船舶,在江南造船搬遷至上海長興島這一歷史性機遇面前,陳兵冷靜思考,結合市場需求和新的現代化造船基地情況,通過科學分析、論證,在幾大傳統的船型分類上,創新性地提出了MiniCape型散貨船的設計理念,同時大膽突破傳統船舶線型開發的思維定式,在國內首次提出“節能隱形球艏(VS-BOW)”的船型設計理念,成功自主研發出11.6萬噸“江南型MiniCape”散貨船,其主要技術指標首次超越國際先進水平、處于領先狀態;創新型節能隱形球艏(VS-BOW)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這標志著江南造船設計水平的重大突破。
7.6萬噸和11.6萬噸散貨船研制成功并未讓陳兵停止創新的腳步。隨著7.8萬噸首制船“INFINITY 9”號順利試航歸來,陳兵帶領團隊開發設計的精品船型——第七代“江南型”巴拿馬散貨船,再次給市場帶來驚喜。具有隱形球艏(VS-BOW)的散貨船都被納入江南“綠鯨”系列。之后陳兵又領軍開發出 “綠鯨系列”的“江南型”18萬噸和“江南型”21萬噸散貨船,并都獲得訂單,這些船型使江南造船在大型散貨船領域實現了船型全覆蓋。
未雨綢繆 運籌帷幄
作為研發技術工作的領軍人物,陳兵積極響應江南造船產品升級、轉型向高端發展的戰略。在2008年前后,在全球船舶建造市場行情高漲,船廠接單、盈利屢創歷史紀錄的背景下,陳兵帶領研發團隊,展開了全冷式液化氣船等高端船型的研發工作。
超大型全冷式液化氣船(VLGC)是市場上典型的“三高(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船型”,該船型市場長期被日本、韓國船廠壟斷,此前一直是中國造船界的空白。在此背景下,陳兵帶領江南研發團隊組織立項開發“中國江南版VLGC”,帶隊咨詢專業船東和國際知名船級社。他嚴格組織管理,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關,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于2011年掌握了“大型低溫液貨艙+支撐結構的設計建造”和“次屏壁的溫度場計算”等10項核心關鍵技術,并按時完成了全部工作。該研發項目獲得了國家國防科工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中船集團科技與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造船業迅速跌入低谷,以散貨船為代表的常規船型需求、價格長期低迷,多數以常規船為主的船廠訂單缺乏,生產經營難以為繼。陳兵帶領研發團隊則憑借自主研發的全系列、大中小型液化氣船等“三高”產品,在市場經營上異常活躍,訂單紛至沓來。2012年6月,隨著一家歐洲著名船東宣布在江南造船訂造8艘VLGC,全球造船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到中國江南造船。VLGC的研發成功,使江南造船再次創造了新的“中國第一”。江南造船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集研發、設計和建造大中小、全系列液化氣船型于一身的造船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