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航運業形勢慘淡之際,2016年中國船舶租賃企業在租船行業投資115億美元,接手數百艘船舶的所有權,成為全球航運業的新“金主“”。這一最新跡象表明航運業在曠日持久的財務危機期間經歷快速洗牌,同時也讓中國在全球航運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航運業三大主力市場——干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市場都陷入低潮,歐洲銀行和美國私募基金遭受重創,無力伸援。中國金融租賃公司在此時趁勢卡位,踏入了歐美銀行近乎全面退出船舶租賃后留下的空缺。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以及交通銀行旗下的船舶租賃企業達成的這些交易,為船東提供了急需的融資。
在今年1 月份倫敦航運會議上,有消息稱,2016年中國船舶租賃企業在航運行業投資115億美元,這個數字被認為代表著數百艘船。全球三大集裝箱船運營商馬士基航運、瑞士地中海航運和達飛輪船都參與過中國的船舶租賃交易。
加拿大集裝箱船東Seaspan執行總統王友貴說,在從前的貸款機構“幾乎關上大門”之際,中國的銀行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融資條件,張開雙臂走向航運業。業界人士透露,一開始時中方只介入與國內造船業有關的案子,但是最近兩年也向和中國沒有明顯關聯的業者放貸。
由于對進口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集裝箱貨物的出口及規模龐大的造船業,中國在全球航運業已然享有一定影響力,如今中國金融租賃公司又趁業界求貸無門時大量放款,未來影響力可能更為龐大。
不過,目前的趨勢也引發了一個業界的擔憂,中國采用售后租回的營運方式,也就是船東先把貨船賣給中方,再用一般行情價承租船舶,如果將來市場不景氣迫使運營商拖欠款項時,這些協議能否使中國對世界航運具有額外權力。業內人士說,目前不清楚中國企業日后面對危機會如何行事。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航運業三大主力市場——干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市場都陷入低潮,歐洲銀行和美國私募基金遭受重創,無力伸援。中國金融租賃公司在此時趁勢卡位,踏入了歐美銀行近乎全面退出船舶租賃后留下的空缺。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以及交通銀行旗下的船舶租賃企業達成的這些交易,為船東提供了急需的融資。
在今年1 月份倫敦航運會議上,有消息稱,2016年中國船舶租賃企業在航運行業投資115億美元,這個數字被認為代表著數百艘船。全球三大集裝箱船運營商馬士基航運、瑞士地中海航運和達飛輪船都參與過中國的船舶租賃交易。
加拿大集裝箱船東Seaspan執行總統王友貴說,在從前的貸款機構“幾乎關上大門”之際,中國的銀行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融資條件,張開雙臂走向航運業。業界人士透露,一開始時中方只介入與國內造船業有關的案子,但是最近兩年也向和中國沒有明顯關聯的業者放貸。
由于對進口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集裝箱貨物的出口及規模龐大的造船業,中國在全球航運業已然享有一定影響力,如今中國金融租賃公司又趁業界求貸無門時大量放款,未來影響力可能更為龐大。
不過,目前的趨勢也引發了一個業界的擔憂,中國采用售后租回的營運方式,也就是船東先把貨船賣給中方,再用一般行情價承租船舶,如果將來市場不景氣迫使運營商拖欠款項時,這些協議能否使中國對世界航運具有額外權力。業內人士說,目前不清楚中國企業日后面對危機會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