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hipbuilding Focus研究,當前日本船廠訂單數有所下降,據3月初數據,日本船廠訂單775艘,共計1890萬CGT,所持訂單量排名全球第二。然而,這是自2014年1月以來,月度所持訂單最低水平。
但是,和中國、韓國兩個造船大國相比,日本所持訂單同比下降算是最少的,為23%,而中國和韓國同比分別下降28%和36%。目前,在持有1000 CGT以上的船舶訂單方面,日本有59家船廠,而中國有120家,韓國有16家。日本6家造船集團每家訂單都超過100萬CGT,總計占日本所有船廠訂單的70%。
特點一:日本新訂造船舶趨向于大型化
近年來,日本新訂造船舶更加趨向于多樣化。散貨船訂單有所減少,從2012年3月占總噸位的74%下降到現在占比34%,而油輪訂單相對穩定,近年來一直保持在25%左右。集裝箱船和LNG船則明顯上升,從2011年3月噸位占比5%,上升到現在的34%,這主要和船舶趨向于大型化有關。在集裝箱船訂單中,89%的訂單都是12000TEU以上的船舶;而LNG船訂單中,有83%的訂單都是150000立方米的LNG船。大型船舶訂單增多致使日本船廠在2020年及之后有180萬CGT的船舶交付,相比之下,同一時期中國船廠和韓國船廠將只有10萬CGT和40萬CGT的船舶交付。
特點二:國內訂單居多
日本船廠訂單主要來自于本地船東,本地訂單約占所有訂單的70%。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和他們的子公司占據所有訂單的16%。同樣,中國和韓國船廠也受益于大量本地訂單。
綜上來看,日本船廠有強大的本地船東的支持,且訂單趨向于多樣化,船舶趨向于大型化。雖然目前持單量排名在全球第二,但是日本船廠的命運也勢必會受到造船環境的影響,在相對艱難的造船市場中仍需磨煉。
但是,和中國、韓國兩個造船大國相比,日本所持訂單同比下降算是最少的,為23%,而中國和韓國同比分別下降28%和36%。目前,在持有1000 CGT以上的船舶訂單方面,日本有59家船廠,而中國有120家,韓國有16家。日本6家造船集團每家訂單都超過100萬CGT,總計占日本所有船廠訂單的70%。
特點一:日本新訂造船舶趨向于大型化
近年來,日本新訂造船舶更加趨向于多樣化。散貨船訂單有所減少,從2012年3月占總噸位的74%下降到現在占比34%,而油輪訂單相對穩定,近年來一直保持在25%左右。集裝箱船和LNG船則明顯上升,從2011年3月噸位占比5%,上升到現在的34%,這主要和船舶趨向于大型化有關。在集裝箱船訂單中,89%的訂單都是12000TEU以上的船舶;而LNG船訂單中,有83%的訂單都是150000立方米的LNG船。大型船舶訂單增多致使日本船廠在2020年及之后有180萬CGT的船舶交付,相比之下,同一時期中國船廠和韓國船廠將只有10萬CGT和40萬CGT的船舶交付。
特點二:國內訂單居多
日本船廠訂單主要來自于本地船東,本地訂單約占所有訂單的70%。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和他們的子公司占據所有訂單的16%。同樣,中國和韓國船廠也受益于大量本地訂單。
綜上來看,日本船廠有強大的本地船東的支持,且訂單趨向于多樣化,船舶趨向于大型化。雖然目前持單量排名在全球第二,但是日本船廠的命運也勢必會受到造船環境的影響,在相對艱難的造船市場中仍需磨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