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2日舉行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上海海事大學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顧偉教授科研團隊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稱號。近年來,由該團隊潛心研制成功的電力推進船舶控制技術,為我國第一艘高原湖區電力推進客渡船、第一艘大型電力推進長江游輪、第一批出口電力推進海工船舶等一大批高端、節能、環保型船舶,裝上了更先進和更靈巧的“中國心”,助推它們劈波斬浪,在大江大海中執行各項任務。
作為國際研究熱點,顧偉科研團隊主要研發的“電力推進船舶動力控制、電站控制與航向控制技術及應用”技術,不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也填補了國內多項智能化控制技術空白,對于全面突破電力推進自主研發核心設備在高技術船舶的應用,提升國家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制造能力,促進我國實現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的轉變具有戰略意義。
技術:實現國內電推技術新突破
據了解,作為造船業競爭的技術制高點,電力推進船舶結構復雜、控制復雜。 10年前,我國建造的電力推進船舶,幾乎全部采用國外大公司的成套控制系統,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面對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產業升級的技術需求,電力推進船舶的控制技術一直是我國科技攻關、產業創新的主攻方向之一。
上海海事大學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負責人顧偉教授表示,2005年以來,在國家863計劃、國家海工裝備研發計劃、交通部和上海市11項重大科研項目資助下,上海海事大學、中船重工704所等單位瞄準世界最先進的電力推進船舶技術,投資2.9億元建設了國際先進的10MW級大功率電力推進試驗平臺和電站中試平臺,在國內率先研發出電力推進船舶綜合控制系統及成套產品。
“類似于汽車的發動機,船舶動力推進系統就是船舶的‘心臟’。相比傳統的柴油機、汽輪機、燃汽輪機等動力,以電力推進的新型船舶,具有節能環保、減振降噪、船舶操控性能更好,靠離碼頭及緊急處置更加快捷容易等多項顯著優點。”顧偉教授解釋,電力推進技術大大提高了船舶動力裝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成為世界船舶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更符合以海洋工程船、科考船、新型漁業船舶、豪華游輪等為代表的高端船舶的‘苛刻’需求。
據介紹,該科研團隊研發的電力推進綜合控制系統是電力推進船舶的核心系統。以推進控制器、電能管理器和航向控制器為基礎,構建組態化、模塊化、多接口的結構框架,研發智能化、實用化的船舶控制軟硬件網絡系統,既能滿足不同類型電力推進船舶動力控制、電站控制和航向控制的共性要求,又能滿足大型游輪、鋪管船等電力推進船舶的特殊要求。
研發:打造船舶電力推進科研平臺
上海海事大學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1999年成立,是交通部首批設立的17個重點實驗室之一,現擁有固定研究人員33人。該實驗室擁有船舶電力推進與大功率傳動控制等實驗平臺,為承擔交通領域重大科研項目、解決航運技術重大問題、培養和集聚高層次交通科技人才提供了實驗與科研平臺。
該重點實驗室自成立以來,獲得學校等各方面的巨大支持。十多年來,該重點實驗室先后承擔了上百項國家、交通部、上海市及港航企事業單位的科研項目,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科技獎項。包括:上海市科技進步獎9項、云南省技術發明獎1項、上海市科技發明獎1項、中國航海學會科技進步獎1項等。
目前,該科研團隊研發的“電力推進船舶動力控制、電站控制與航向控制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獲得了8項授權專利(5項發明專利)和2項軟件著作權;申請發明專利9項、國外專利1項;主持制定了我國唯一的船舶電力推進系統國家標準《GB/T 13030-2009船舶電力推進系統技術條件》。
成果查新結論表明,項目研制的電力推進船舶控制器,在綜合性能上優于國內外同類產品。在動力控制高效性、電站控制穩定性、航向控制精確性等技術指標上,達到或優于國外大公司技術水平。
交通部、中船重工集團先后四次組織了項目成果鑒定會和產品定型鑒定會。潘鏡芙院士為組長的專家鑒定意見認為:項目研發的電力推進船舶綜合控制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項智能化控制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我國第一艘高原湖區電力推進客渡船、第一艘大型電力推進長江游輪、第一批出口電力推進海工船舶的研制成功,受得了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
應用:項目成果創下多項國內第一
2008年以來,該項目成果的應用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創下了多項國內第一:第一艘電力推進清掃船“世紀之光”號、第一艘電力推進游覽船“黃埔號”下水——成功地服務世博會;第一艘電力推進高原湖區客渡船下水——解決了國內外矚目的云南滇池船舶污染問題;第一艘大型電力推進長江游輪下水——解決了三峽大壩建成后高端游輪開發問題。
2011年后,第一艘電力推進鋪管船、科考船先后下水,項目成果應用進入大型電力推進海工船舶領域,參與打造了一批“國之重器”向陽紅18號科考測量船等。
近三年,項目研發的產品多次在市場競爭中擊敗國外大公司,出口海外。第一次出口電力推進船舶到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受到了挪威、英國等國船東的好評。現已完成出口訂單103艘,實現了我國高端船舶出口的新突破。
2012年,項目成果列為交通部重點推廣科技項目。近三年,項目承擔單位參與建造了51艘大型電力推進海洋船舶,309艘電力推進內河船舶,占據電力推進船舶電控系統國內市場份額60%以上,新增產值4.7億元,創匯1318萬美元。項目的技術標準、定型產品引領了行業的技術進步,成果在近20家企業推廣應用。實現了電力推進船舶控制系統的國產化集成,推動了我國電力推進船舶建造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為我國海軍多種類型艦船建造做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國際研究熱點,顧偉科研團隊主要研發的“電力推進船舶動力控制、電站控制與航向控制技術及應用”技術,不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也填補了國內多項智能化控制技術空白,對于全面突破電力推進自主研發核心設備在高技術船舶的應用,提升國家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制造能力,促進我國實現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的轉變具有戰略意義。
技術:實現國內電推技術新突破
據了解,作為造船業競爭的技術制高點,電力推進船舶結構復雜、控制復雜。 10年前,我國建造的電力推進船舶,幾乎全部采用國外大公司的成套控制系統,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面對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產業升級的技術需求,電力推進船舶的控制技術一直是我國科技攻關、產業創新的主攻方向之一。
上海海事大學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負責人顧偉教授表示,2005年以來,在國家863計劃、國家海工裝備研發計劃、交通部和上海市11項重大科研項目資助下,上海海事大學、中船重工704所等單位瞄準世界最先進的電力推進船舶技術,投資2.9億元建設了國際先進的10MW級大功率電力推進試驗平臺和電站中試平臺,在國內率先研發出電力推進船舶綜合控制系統及成套產品。
“類似于汽車的發動機,船舶動力推進系統就是船舶的‘心臟’。相比傳統的柴油機、汽輪機、燃汽輪機等動力,以電力推進的新型船舶,具有節能環保、減振降噪、船舶操控性能更好,靠離碼頭及緊急處置更加快捷容易等多項顯著優點。”顧偉教授解釋,電力推進技術大大提高了船舶動力裝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成為世界船舶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更符合以海洋工程船、科考船、新型漁業船舶、豪華游輪等為代表的高端船舶的‘苛刻’需求。
據介紹,該科研團隊研發的電力推進綜合控制系統是電力推進船舶的核心系統。以推進控制器、電能管理器和航向控制器為基礎,構建組態化、模塊化、多接口的結構框架,研發智能化、實用化的船舶控制軟硬件網絡系統,既能滿足不同類型電力推進船舶動力控制、電站控制和航向控制的共性要求,又能滿足大型游輪、鋪管船等電力推進船舶的特殊要求。
研發:打造船舶電力推進科研平臺
上海海事大學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1999年成立,是交通部首批設立的17個重點實驗室之一,現擁有固定研究人員33人。該實驗室擁有船舶電力推進與大功率傳動控制等實驗平臺,為承擔交通領域重大科研項目、解決航運技術重大問題、培養和集聚高層次交通科技人才提供了實驗與科研平臺。
該重點實驗室自成立以來,獲得學校等各方面的巨大支持。十多年來,該重點實驗室先后承擔了上百項國家、交通部、上海市及港航企事業單位的科研項目,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科技獎項。包括:上海市科技進步獎9項、云南省技術發明獎1項、上海市科技發明獎1項、中國航海學會科技進步獎1項等。
目前,該科研團隊研發的“電力推進船舶動力控制、電站控制與航向控制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獲得了8項授權專利(5項發明專利)和2項軟件著作權;申請發明專利9項、國外專利1項;主持制定了我國唯一的船舶電力推進系統國家標準《GB/T 13030-2009船舶電力推進系統技術條件》。
成果查新結論表明,項目研制的電力推進船舶控制器,在綜合性能上優于國內外同類產品。在動力控制高效性、電站控制穩定性、航向控制精確性等技術指標上,達到或優于國外大公司技術水平。
交通部、中船重工集團先后四次組織了項目成果鑒定會和產品定型鑒定會。潘鏡芙院士為組長的專家鑒定意見認為:項目研發的電力推進船舶綜合控制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項智能化控制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我國第一艘高原湖區電力推進客渡船、第一艘大型電力推進長江游輪、第一批出口電力推進海工船舶的研制成功,受得了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
應用:項目成果創下多項國內第一
2008年以來,該項目成果的應用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創下了多項國內第一:第一艘電力推進清掃船“世紀之光”號、第一艘電力推進游覽船“黃埔號”下水——成功地服務世博會;第一艘電力推進高原湖區客渡船下水——解決了國內外矚目的云南滇池船舶污染問題;第一艘大型電力推進長江游輪下水——解決了三峽大壩建成后高端游輪開發問題。
2011年后,第一艘電力推進鋪管船、科考船先后下水,項目成果應用進入大型電力推進海工船舶領域,參與打造了一批“國之重器”向陽紅18號科考測量船等。
近三年,項目研發的產品多次在市場競爭中擊敗國外大公司,出口海外。第一次出口電力推進船舶到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受到了挪威、英國等國船東的好評。現已完成出口訂單103艘,實現了我國高端船舶出口的新突破。
2012年,項目成果列為交通部重點推廣科技項目。近三年,項目承擔單位參與建造了51艘大型電力推進海洋船舶,309艘電力推進內河船舶,占據電力推進船舶電控系統國內市場份額60%以上,新增產值4.7億元,創匯1318萬美元。項目的技術標準、定型產品引領了行業的技術進步,成果在近20家企業推廣應用。實現了電力推進船舶控制系統的國產化集成,推動了我國電力推進船舶建造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為我國海軍多種類型艦船建造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