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國運油的超級油輪數量劇減至一年多來最少,隨之而來的是這類油輪的運費創13個月新低。約三周前,這類運費還因中國大購原油創金融危機以來新高。在美國四十年來首次決定啟動原油儲備大拋售之際,大買家中國的庫存容量有趨飽和的跡象,全球油價又面臨跌入深淵的危險。
日前彭博新聞社統計,駛往中國港口的超級油輪數量一周內減少13艘,降至59艘,為去年9月14日以來最低水平。去年10月中國開始利用國際油價大跌購買原油作為戰略石油儲備時,這類油輪的數量高達89艘。
約三周以前,油輪費用還因中國大采購原油升至新高。而伴隨近期承運中國采購原油的超級油輪數量銳減,中東海灣地區至東亞的日均超級油輪運費暴跌,較近期巔峰高位跌去50%以上。下圖可見截至本月30日這類運費暴漲后大跌的走勢。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數據稱,10月9日,至少有19艘二百萬桶容量的超級油輪在中國海岸駐留超過兩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油輪會在到達港口的一天內卸貨離港,隨著油輪離開時間推遲得越來越久,油輪的基準日均運費跳升至10萬美元上方,本世紀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尚屬首次。
過了約一個月,上述外媒提到的超級油輪滯留問題未見緩解。本周四路透報道稱,由于油罐不足,載有400萬桶戰略儲備原油的兩艘中國油輪“Ocean Lily”和“Plata Glory”號原計劃分別于今年8月21日和9月4日到港,至今仍在青島港近海滯留,無法入庫。青島港此后澄清稱,這兩艘油輪所載并非戰略儲油,但未否認它們滯留外海時間較長。
庫存容量趨近飽和的消息讓人越發擔心,在美國本周決定拋售戰略油儲后,油價將承受進一步下行的壓力。迫于債務上限壓力,本周一美國達成協議,將在2018-2025年間從戰略原油儲備中出售5800萬桶原油,規模相當于目前美國戰略原油儲備的8%。這是美國在1973年-1974年原油危機期之后第二次為籌資拋售原油儲備。
金融博客zerohedge評論稱,現在的問題是,儲油容量將耗盡何時會在市場得到體現,轉化為油價下跌,更重要的是,美國何時才會發現,進入了市場原油“泛濫”的瓶頸,導致又一輪油價大跌?
也是因為庫存容量的原因,高盛近期重申了看空油價的預期。今年9月,高盛下調明年原油預期價,預計油價可能要跌到每桶20美元才能出清過剩產能。上月末高盛報告又提到,油品庫存接近最大容量,這將使供應過剩進一步惡化,油價可能急劇下跌。報告寫道:
“美國和歐洲的餾分油庫存利用率已經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煉廠利用率也接近紀錄最高,但需求僅溫和增長(相對于汽油而言),這令人聯想到1998和2009年的情況,當時餾分油庫存接近最大容量,使得煉廠產能利用率和原油價格急劇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