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26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吳強率隊出訪芬蘭、德國、意大利,就深化中船集團國際化發展,推進大型國產郵輪重大工程,布局船用動力機電業務,與芬坎蒂尼集團、嘉年華集團、瓦錫蘭集團、ABB集團、麥基嘉公司、瓦錫蘭MSI公司、MTU公司、西門子集團、意大利船級社、R&M公司等國際合作伙伴舉行會議并達成系列重要共識,同時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出訪期間,吳強還實地調研了相關企業,并聽取了中船集團WinGD公司管理層的專題工作匯報。中船集團副總經理南大慶、陳琪參加了相關活動。
2012年以來,為貫徹落實國家要求,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滿足快速發展的亞太郵輪市場增量需求,中船集團啟動了大型國產郵輪重大工程,按照“國際合作、產融結合、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道路,努力建立了與芬坎蒂尼集團、嘉年華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緊密合作的發展模式。自今年2月22日中船集團、芬坎蒂尼集團、嘉年華集團三方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的見證下,簽署2+4艘13.35萬總噸有約束力的郵輪建造備忘協議以來,相關各方通力合作,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務實開展。
此次訪問歐洲期間,吳強就加快推進郵輪建造、運營的全面合作與主要合作伙伴芬坎蒂尼集團首席執行官Giuseppe Bono、嘉年華集團亞洲首席執行官兼歌詩達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Michael Thamm、意大利船級社首席執行官Michele Francioni進行了深入會談,交換看法并達成一致意見。同時,為體系推進大型國產郵輪重大工程,培育本土供應鏈,通過郵輪項目全面帶動中船集團乃至中國船用配套產業發展,吳強還在訪問歐洲期間會見了ABB集團船舶與港口業務全球負責人Juha Koskela、芬蘭國家業務負責人Kekka Titinen,西門子集團過程工業與驅動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Juergen Brandes,德國艙室單元與內裝企業R&M公司董事長Ramesh Krishnan,瓦錫蘭MSI公司負責人Kuhn Stephan。其間,吳強一行還專程前往芬坎蒂尼熱那亞船廠、嘉年華集團漢堡全球運營中心以及ABB集團赫爾辛基大型船用吊艙推進系統研發制造中心開展調研,詳細了解大型郵輪設計建造、投資運營和配套產業鏈建設等情況。
吳強在會談中表示,中船集團進入和發展豪華郵輪產業是國家發展高端制造的要求,是市場需求驅動的結果,也是中船集團自身轉型升級的必然舉措。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是巨復雜系統工程,與芬坎蒂尼集團、嘉年華集團等國際一流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通過開展國際合作和創新商業模式聯合各方體系推進郵輪工程是當前條件下實現共贏的最佳路徑。吳強表示,實踐已經證明,各方合作基礎堅實,理念一致,將達到共贏互利。目前,歐洲船企的大型郵輪訂單已經排到2025年,但歐洲的年均產能僅8艘左右,只能滿足船隊的日常更新需求,而亞太市場的快速發展為各方攜手合作、實現大型郵輪中國本土建造提供了機遇,也為中船集團與國際知名郵輪配套企業合作、推動中國郵輪全產業鏈發展帶來了難得的契機。我們的合作聚焦亞太增量,不動歐洲船企的“奶酪”。通過長期戰略合作,各方將共同培育中國郵輪市場,分享成長的蛋糕,真正實現多贏發展。
吳強強調,構建完善的本土供應鏈是成功發展豪華郵輪建造事業的關鍵。進入和發展豪華郵輪建造產業是中船集團向中高端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中船集團愿與ABB集團、西門子集團、R&M公司、MSI公司等國際一流企業一起,圍繞吊艙、綜合電力推進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全船娛樂系統、艙室單元、公共區域裝修等領域建立合資合作,打通上下游,建立本土郵輪供應鏈,并利用中國的制造成本優勢最終反哺歐洲的郵輪建造船廠。
吳強指出,過去三年來,各方在緊密溝通和共同合作中建立了戰略互信和深厚友誼,取得了顯著成果。豪華郵輪建造對于中船集團是全新的領域,而新生事物的誕生總會伴隨著各種陣痛,希望各方進一步加強互信,彼此支持,努力克服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加快節奏,搶抓時機,爭分奪秒。吳強強調,中船集團發展郵輪產業和推進國產大型郵輪建造項目的決心是堅定的,目標是明確的,路徑是清晰的,將會矢志不移地大力推進各項工作。他希望有關各方繼續秉承互信共贏的合作理念,在前期成果的基礎上,細化下一步工作計劃,共同面對和解決將會遇到的諸多困難,堅忍不拔、扎實有效地推進大型郵輪建造工程的實施。
合作各方對吳強提出的建議表示贊同。Giuseppe Bono和Michael Thamm都表示,各方正是看到了中船集團真想真干的勁頭,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標,具備了堅實的合作基礎,愿與中船集團結成利益共同體,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致力長期共同發展。他們認為,在各國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加之中國完善的工業基礎、優秀的技術人才儲備以及人力成本優勢,各方在大型郵輪領域的合作一定能夠成為中歐工業界多贏合作的典范。Michele Francioni、Kuhn Stephan、Juha Koskela、Juergen Brandes等表示,中船集團關于發展豪華郵輪建造及配套產業鏈的體系化構想令人印象深刻,愿積極參與到中國郵輪事業的發展進程中,與中船集團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全面提升戰略合作水平。
動力裝備及機電產品配套能力不足,一直是困擾我國船舶工業由大變強的關鍵短板。推進動力裝備及機電產品等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積極打造集研發、制造、服務及關重件配套于一體的全球第一海洋動力產業是中船集團實現“十三五”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為鞏固和開拓多方國際合作,吳強在此次出訪期間分別與瓦錫蘭集團董事長Mikael Lilius、首席執行官JaakkoEskola,麥基嘉集團總裁Michel van Roozendaal、Cargotec集團(麥基嘉母公司)高級副總裁Mikael Laine、MTU公司高級副總裁Knut Mueller進行了深入的工作會談。
吳強指出,世界船海產業向亞洲和中國轉移是大勢所趨,以中船集團為代表的中國造船業正在經歷著轉型升級的鳳凰涅槃,在豪華郵輪、超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極地甲板運輸船等高技術船舶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并形成系列產品,這清晰表明中船集團的船海業務正不斷向中高端邁進,這些高端船舶急需中船集團加快發展與之相適應的高端船舶動力機電配套產品。在此過程中,堅持走國際化發展道路,與世界一流的大型企業開展緊密合作是中船集團的堅定選擇和既定戰略。
吳強表示,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大浪淘沙,全球航運、造船、配套行業都在經歷整合重組和巨大變革。船海行業未來兩三年將經歷激烈的重新洗牌,優勢企業間的整合重組將進一步加快,并會形成幾大聯盟彼此競爭的基本格局。有能力為用戶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的集成商將會占得市場和技術優勢。當行業復蘇時,誰準備充分,誰將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勝出。中船集團向中高端發展邁進的過程就是與瓦錫蘭集團、麥基嘉公司、MTU公司等世界一流企業合作共贏的過程。在過去五年里,通過與瓦錫蘭集團、MDT公司、MTU公司、卡特彼勒公司、大發柴油機株式會社等國際知名企業的一系列國際合作,中船集團已經基本完成了船用動力板塊的布局整合,形成了船用柴油機“大、中、小”產品結構優化,動力裝備“產、研、服”全覆蓋的“大動力”格局,“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深化與各方的合作,向打造全球第一海洋動力裝備集團的目標堅定前進。下一步,中船集團還將重點推進與瓦錫蘭集團、麥基嘉公司、ABB集團、西門子集團等優勢企業在海洋機電設備領域的體系化合作,打造互補共贏的生態體系。
吳強說,當前,中船集團旗下部分動力機電企業正處在搬遷和新廠區規劃建設的關鍵階段,希望各位合作伙伴在廠區設計規劃階段能夠提前參與,以歐洲一流的經驗和質量標準來提升規劃建設,為各方后續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基于對中國市場前景的共同認識,各方要對長期戰略合作形成體系思考;在具體業務上,合作可以從吊機、舵機、補給設備、艙室設備、發電機、電動機、變頻器、轉舵裝置等產品開始,探索合資合作、專利生產等多種模式,提供整船套供貨的解決方案。合作涵蓋研發、生產、服務等領域,各方要根據自身優勢,各有側重,分工合作,形成互相交融、緊密結合、適應市場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各方合作伙伴對吳強關于全球船海產業轉移及未來競爭格局的判斷以及提出的合作建議表示贊同。他們表示,將進一步加大與中船集團合作的力度,盡快形成頂層策劃和體系思考,在合作中各取所長,結成對子,積極穩妥推進在談項目,在緊密合作中實現雙贏發展。
訪問期間,吳強還專門聽取了中船集團WinGD公司管理層關于該公司當前的技術、市場和服務等各方面工作的情況匯報。吳強強調,WinGD是國際化、獨立運營的專利公司,作為母公司中船集團將一如既往地支持WinGD發展。WinGD的核心競爭優勢在于技術創新,要瞄準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形成產品圖譜齊全、技術領先的解決方案;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充分調動高端核心人才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人才隊伍的穩定提升;要進一步加強與其上海公司的協同、與中船集團的協同、與瓦錫蘭集團的協同、與各專利生產廠和船東的協同,實現管控融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此次歐洲之行,主線清晰,行程緊湊,活動密集,為推動中船集團堅定不移開展大型國產郵輪重大工程和全面提升動力機電業務發展水平做了大量工作,為全面深入推進中船集團國際化發展進程提供了助力。
中船集團總經理助理張海森以及總部有關部門、成員單位領導出席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