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船數量創下近年來新高,卻僅僅換得產值的微弱增長。這是修船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冰冷現實。更可怕的是,船舶與海工市場的全球性危機仍將持續,修船企業未來幾年都將在寒冬中煎熬度過。受此影響,常規修理需求將回落,改裝業務仍難覓蹤影。在這種異常嚴峻的市場環境中,以往能夠包打天下的修船經營模式恐將不能奏效。對一些已經身處險境的修船企業來說,沒有“非常規”的手段,是很難完成這場“自救”的。針對產業結構矛盾突出的“癥結”,多元化發展能不能帶來新的希望?
從優勢企業的經驗來看,答案是肯定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將連年虧損的原中海工業城安圍船廠關閉,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園區,專注于海洋科技企業孵化與服務,實現了產業創新驅動。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做大做強陸上風塔產品業務的同時,逐步向海上風塔、鋼結構橋梁、港口機械市場進軍,提高了非船業務產值占比。可見,“嫁接”現有生產制造體系的優勢,相關企業完全可以把自身的市場空間拓展得更廣。
不過,修船行業多元化發展的經驗仍顯不足。特別是那些專業從事修理和改裝的企業,受到人才、技術和資金的限制,多元化發展的水平遠遠不及有實力的企業。對于這些修船企業而言,把握大勢,奮發有為,才能優化產業布局,真正走上差異化競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