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網站8月25日報道稱,中國正在努力開采海底礦藏,目前已完成世界首艘深海采礦船船體的建造工作。
一旦建成,這艘深海采礦船將成為中國船舶制造業的一個里程碑。該船全長227米,可以在2.5公里深的海底作業,載重4.5萬噸,能在海上連續作業5年多時間。
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官員們昨天對本報證實,該船的建造進展順利,將按時完工,于2018年交付給總部位于加拿大的鸚鵡螺礦業公司,用于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海域的采礦作業。
該公司不愿意提供更多細節,但當地《福州晚報》的一份新聞報道說,該船將配備采礦設備、水下機器人、甲板起重機和直升機坪等。
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曾說,中國需要確保能源供應,發展經濟。他說,深入地底是一個必須解決的戰略技術問題。
據中國國土資源部的一份報告估計,海底蘊藏有880億噸稀土、10億噸鈷、3萬億噸多金屬結核礦。這些礦產在電子、醫療設備、紡織、有色金屬、汽車和化學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含有稀有金屬的稀土礦對中國來說具有戰略重要性,因為它們在軍事上得到了廣泛利用。
2014年,中國的首艘水下采礦船開始在海南島開采鋯礦和鈦礦。當時,該船的制造商上海崇和實業有限公司說,大多數海底礦藏開采僅局限于淺于40米的海床,而該艘船舶可以在水下80米到100米的海底作業。
不清楚中國是如何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在造船技術上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的,但這一發展是與中國開發深海礦藏的目標相一致的。
中國的深海研究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自2010年投入使用,下潛深度達到7000多米。
中國已經在4個國際水域擁有采礦權。
在其他深海項目上,中國也進行了大量投資。去年,中國成立了一個專家組進行深海多金屬結核礦開采試驗項目。在就職儀式上,該專家組成員被告知必須理解他們此行的政治和歷史意義。
中國國土資源部說,深海充滿了寶藏,但要獲得這些寶藏,就必須掌握進入深海,和在深海開采礦藏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