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航重工青山船廠在交付完最后3艘船之后將確定退出造船業。面臨船市低迷、訂單枯竭以及造修船資源的整合,長航重工青山船廠主動選擇“退出造船、轉型改制”。
一個有著60多年歷史的國有船企都無法在造船市場立足,民營船企恐怕過得更苦。
就在不久前,年產值高達百億的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走上了破產之路。“這只是民營造船企業倒閉潮中一個縮影。近兩年來,STX大連造船、東方重工、莊吉船業、正和造船、明德重工、五洲船舶、舜天船舶等多家船廠申請破產重組或宣告破產。”一位江蘇造船人士告訴記者。
如此看來,民營船企叢林法則正在持續發酵。
A 民營船企步履艱難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三大造船指標兩降一增。其中全承接新船訂單132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5.1%;承接出口船訂單119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8.4%。7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02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1.5%,比2016年底下降19.4%。盡管數據有所好轉,但總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上述數據佐證一點,造船業依然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國際貿易需求依然低迷,導致全球航運運量下滑嚴重,加上我國加快宏觀調控,經濟增速放緩,造船企業經營壓力增大也就在所難免。”武漢一家投資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
當前,造船企業面臨的困難主要表現在接單難、交船難、經營難、轉型難。江東船廠黨政辦主任王勇說,公司產值已經從高峰時的18億元,跌至4億多元。王勇形容當前船廠面臨的窘境是“接單是找死,不接單是等死”。
有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船企接獲的散貨船訂單量為620艘,2014年為377艘,2015年僅為102艘,比2014年減少了72.9%,比2013年減少了83.5%。2015年,中國船企接獲新單389艘,比2014年減少了26%,比2013年減少了52%。
也有業內人士稱,由于近年來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使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和營運市場延續低迷,使得船企生存困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造船行業逐漸進入衰退期。而2008年之前航運市場非常火爆,因而催生了大量資本進入造船和航運業,導致產能嚴重過剩,極大地透支了未來的需求。
而事實也表明不少船企終究沒能熬過去,紛紛倒下。統計顯示,2009年—2016年間,我國約有140多家造船廠關停倒閉,約有90多家船廠被兼并收購。而這百余家造船企業中絕大多數是民營船企。
B 缺少幫扶更易倒下
“STX大連造船、東方重工、莊吉船業、正和造船、明德重工、舜天船舶等多家船廠倒閉或被兼并,固然有其經營方面的問題,但缺少政策幫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江蘇一位造船人士告訴記者。
而這一點恰好與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藍紹敏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提交的建議不謀而合。藍紹敏在建議中指出,船舶制造業對江蘇及泰州來說都是重點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進一步加快促進民營船企的健康發展,需要國家在市場競爭、金融支持、民企參軍等方面給予扶持。
藍紹敏表示,當前民營船企反映最多的就是缺少和國有船企一樣的“國民待遇”,主要表現在國內船舶訂單、船舶退稅政策、申請銀行信貸、科研扶持等四個方面:在國內船舶訂單方面,民營船企主要以承接國外船東訂單為主,國內訂單基本由央企造船集團船廠建造;在船舶退稅政策方面,不能享受這種“內銷退稅”待遇;申請銀行信貸方面,各家銀行對民營船企融資政策基本實行“一刀切”,即使是資質狀況良好、實力較強的船企,在銀行續貸授信時都困難重重;在科研扶持方面,民營船企申報科研項目方面難度較大。
對于民營企業的遭遇,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董事長任元林感同身受。他在談到民營企業生存環境時表示,民企需要公平待遇。民營企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有兩個:一是融資難。盡管現在社會資金很多,但是向民營經濟實體注入的不多,而且銀行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導致民營企業很難獲得貸款,融資難一直困擾著民營企業。現在很多企業一直拼命地想上市,其實也是想解決這個問題。二是希望得到國民待遇。民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希望能夠和國有經濟一樣得到公平的待遇,像市場、門檻,我們不要照顧,也不要優惠,但是我們要得到公平。
好在這種狀況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關注。今年6月份,工信部針對藍紹敏《關于支持民營船舶白名單企業,保護優質船舶生產能力的建議》,專門到江蘇進行了調研。調研組組長、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巡視員曹鋼表示,調研組深刻了解了民營船企發展的現狀,尤其是在淘汰落后產能的背景下,民營船企克服行業低迷等重重壓力,不斷轉型升級,與國有造船企業一起撐起了中國造船業的大旗,調研組將把此次調研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梳理,制定和落實好國家相關政策,為優質民營船企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C 要扶持更要自強
民營船企需要公平待遇,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自立自強。事實上,就在不少民營船企為生存發愁的時候,部分民企卻在困境中絕處逢生,甚至發展壯大。揚子江船業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當承接訂單和交船變得越來越難的時候,新加坡上市的中國最大民營造船企業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卻好事連連:2016年該集團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7.52億元,盡管同比下跌29%,但在慘淡無比的造船市場中已是十分亮麗的成績;今年以來,揚子江船業已經獲得累計16艘Kamsarmax型散貨船訂單;8月31日,揚子江船業為德國漢堡南方建造的首制3800TEU集裝箱船首航;9月1日,揚子江船業宣布,發股籌資將目標瞄準了LNG船市場,考慮收購擁有LNG船技術的海外企業,從而提高其在LNG船市場的競爭力。
除了揚子江船業,另一家民營船企也值得一提——浙江新樂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其生產的產品是當前國內在建船舶中工藝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化學品運輸船之一,也是目前世界海運業界同類型船舶中配置較為先進的船型,今年也是接單不斷。
無論是揚子江船業還是新樂造船,能在市場低迷情況下脫穎而出,靠的是融資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
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元林認為,盡管目前造船市場持續惡化,但揚子江船業集團通過強大的融資能力、可靠的交付記錄、風險控制、探索特種船和高附加值船舶市場機遇及合理控制成本,繼續保持盈利。
新樂船廠總經理劉文忠告訴記者,我們看到了船舶行業存在的產能過剩現象,更看到了行業在技術創新和高附加值船舶建造方面的諸多空白。我們抓住國家出臺促進船舶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成功實現了產品升級、技術升級為重點的轉型之路。
中研普華研究員張振說,在當前國民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民營企業要想“突圍”困境,需要順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不僅要整合企業資源,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還要重視創新,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更要順應時代要求,轉變發展戰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