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下稱“康菲”)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發生以來,等待了四年之久的山東漁民近日終于盼來了青島海事法院“遲到”的受理案件通知書。在公益維權代理律師——“中國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第一人”賈方義的帶領下,蒙受了“三年絕收”重創的山東漁民重新看到了向康菲索賠的希望。
此前不久,天津海事法院剛剛判決康菲石油賠償21名河北養殖戶168萬余元。
“就在天津海事法院做出判決的前兩周,青島海事法院就已經跟我聯系了,那時候實際已經做出立案的決定了。”賈方義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
10月31日起,包括賀姓養殖戶在內的300多位煙臺漁民陸續接到了青島海事法院寄來的受理案件通知書和預交訴訟費通知,這意味著青島海事法院已經正式決定對山東漁民索賠康菲立案審理。索賠無門、多次訴訟康菲無果的山東漁民終于有了與康菲對簿公堂的機會。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0位漁民收到了案件受理通知書。由于規模龐大,青島海事法院此次一共組織了5個合議庭向外發放訴訟文書,目前每天陸續還有漁民接到案件受理通知,預計屆時將會有四五百戶漁民會來出庭。”6日,賈方義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對此證實道。
5日,賈方義親自去青島海事法院遞交了包含牟平、萊州、長島縣的漁民推舉訴訟代表人,委托律師的相關材料。這些資料包括長島縣200個漁民的簽字,名字、身份證號碼、家庭地址,以及他們推舉的5名訴訟代表人的相關資料。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注意到,根據索賠金額計算,一般養殖戶索賠損失在上百萬元的要繳納近2萬多元的訴訟費,其中牟平一位損失最大的養殖戶的索賠金額約600多萬元,他的訴訟費也是最多的,約5.8萬元。鑒于訴訟費用龐大,漁民們無法在短短七天內繳齊訴訟費用,賈方義已經向法院申請減免和緩交訴訟費用。
賈方義表示,提交申請后立案庭對此已經明確答復,漁民即使不能在七天之內繳費,也不會被視為撤訴,而具體開庭時間還沒有最終確定。抑或是為了表達壓抑已久的心情,在遞交申請材料的同時,來自煙臺的漁民還專門請來了鼓樂隊,特意給青島海事法院贈送了一面印有“漁民油污索賠,感謝法院立案”字樣的錦旗。
“如果法院同意減免或緩交的話,我們整個律師團也對此討論了一些訴訟策略。比如說能不能先把標的降下來,把漁民索賠的金額降到10萬,這樣要承擔的訴訟費就比較少了,屆時根據法律規定我們再變更訴訟請求,追加訴訟標的也是可以的。”賈方義坦言,等時機成熟后再追加訴訟標,那時候漁民的信心就更大了,大家借錢也會堅持訴訟。如果勝訴的話,訴訟費用最終由被告承擔。
“總的來講我們只有一個目的,想盡辦法讓山東漁民得到賠償。”賈方義。
2011年6月4日和17日,位于渤海中部的中海油與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合作項目——蓬萊19-3油田突發溢油事故。據國家海洋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事故共造成蓬萊19-3油田周邊及其北部海域約620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污染,其中870平方公里海域海水受到嚴重污染,石油類含量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海水中石油類含量最高為1280微克/升,超背景值高達53倍。
作為溢油事故的主要責任方,康菲石油2012年曾出資10億元人民幣,用于解決河北、遼寧省部分區縣養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漁業資源損害賠償和補償問題,并同中海油分別列支1億元和2.5億元人民幣作為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基金中,用于天然漁業資源修復和養護、漁業資源環境調查監測評估和科研等方面工作。自此,蓬萊19-3油田逐步恢復生產。
然而,盡管事故油田就是以山東城市“蓬萊”而命名,但與遼寧、河北沿海同樣位于渤海灣之內的山東沿海地區卻至今沒有得到任何賠償,疑因溢油事故而遭受重大漁業損失的山東漁民成了名副其實的“索賠盲區”。種種跡象表明,煙臺牟平至萊州沿海一線以及附近包括長島在內的多座島嶼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時任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信息宣傳中心主任丁志習曾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不能排除溢油事故與山東省漁業遭受的經濟損失存在高度關聯。
2011年11月,受山東煙臺牟平區30名漁民委托,搜集到大量污染證據的賈方義第一次向青島海事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然而法院卻遲遲沒有對此立案,官方給出的解釋是“這是新型案件,需要領導商量,逐級上報”。一時之間,山東漁民索賠無門。
2013年7月2日,正值蓬萊溢油事故兩周年之際,考慮到訴訟時限的問題,如果不起訴,漁民很可能會失去訴訟權,賈方義的律師團隊在通知山東漁民后再次向青島海事法院提起訴訟。據統計,此次提起訴訟的山東漁民多達700多位,在連續一周的時間內,他們將全部訴狀遞交給了青島海事法院。
自此之后,山東漁民代表曾多次到山東省高院去催促,山東省高院回應稱“已經報最高院,領導還在商量和研究當中”。直到目前,青島海事法院終于向山東漁民寄出了受理案件的通知書,在賈方義看來,這既可以算是對2013年提起訴訟的回應,也可以算是對2011年11月份訴訟的回應。
“漏油事故轉眼過去四年了,感覺這一事件如同懸案一樣擺在那里,經歷了這么多坎坷之后,現在梳理起來都有些困難了。”賈方義苦笑這說,“如果青島海事法院能把這個案件辦理好的話,我覺得對整個中國的環境污染立法以及中國人的環境意識,包括政府在環境監管方面的工作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7月2日,無奈之下的賈方義還曾帶著山東500位漁民的訴狀來到了康菲石油公司的總部所在地——美國德克薩斯州,他將訴訟材料遞交給德州當地法院,并很快得到了受理,這一事件曾一時轟動全國。盡管由于成本制約和法制差異使得美國維權之路困難重重,在當地法院舉行過兩次聽證會后至今沒有下文,但在他看來,美國之行并非沒有收獲。
在美國,通過兩次聽證會,賈方義和他漁民們得到了康菲公司在法庭上出示的同國家農業部簽訂的協議,而這個協議在國內是沒有公開的,其中的開放性條款明確,“其它地區受到污染的適應于本協議”。這就意味著,山東地區如果受到污染的話,是通過司法程序來確認,還是通過行政調解程序來確認,并沒有確定下來。
“這說明農業部和康菲公司在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上是留有余地的。”賈方義表示,他屆時會把這個協議遞交給青島海事法院,如果將來政府能夠參與調解,通過與法院協商的行政手段讓漁民得到賠償,那索賠的效率就會更高,漁民節約的成本就更大。
賈方義所指的協議正是康菲公司2012年出資10億元人民幣,用于解決河北、遼寧省部分區縣養殖生物及渤海天然漁業資源損害賠償和補償問題的相關協議。盡管這份協議沒有明確指出賠償山東地區,但其中的開放性條款在他看來無疑對推動行政訴訟和行政調解都是很好的“工具”。
在康菲漏油事故剛剛發生時,賈方義曾第一時間向青島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以及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針對康菲公司和中海油的環境公益訴訟,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設立100億元的賠償基金,進行生態賠償和恢復。至今,他仍然覺得100億的索賠只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賈方義認為,100億元人民幣在當時折合不過16億多美元,而今年英國BP石油公司最終同意用高達187億美元的代價,才終結了墨西哥灣漏油事故引發的多年訴訟糾葛。
賈方義說:“面對中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海洋污染事件,為了樹立我們的大國形象,對于外國企業在本土造成環境污染的案件不能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