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港船重工為上海海洋大學建造的我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綜合科考船“淞航”號在上海簽字交船,我國海洋科考船家族又添新丁。“淞航”號將于11月8日出征南海,完成首次科考任務。
“淞航”號總長87米、垂線間長78米、船寬14米、型深7.6米、設計吃水4.8米,是我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綜合科考船。“淞航”號選用了先進的集定位功能和舵槳功能于一體的直葉槳推進系統,裝備了SU93聲納、EK80等先進的探魚設備;單波束、多波束淺剖底層地質勘探設備以及海洋大氣遙感探測、水下機器人等先進的海洋科考設備,具有中層和底層拖網、金槍魚延繩釣和燈光魷魚釣三種作業方式,配備了海洋生物、水文生化、調查監控、恒溫和通用五個實驗室。主要承擔金槍魚、魷魚、竹筴魚和南極磷蝦等重要遠洋漁業資源的調查、新漁場開發、作業方式創新、大洋環境觀測和數據分析等調查研究工作。“淞航”號船型阻力性能優良,具有較好的燃油經濟性,每天消耗燃油僅8噸,該船選用了比一般船用鋼強度高50%的強度高、耐低溫的高強度鋼,有助于赴南極附近海域進行調查。
“淞航”號滿載排水量2800噸,船上配備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漁撈設備、科考系統設備和實驗室,總值達8000萬元。該船分成了不同的功能區域,每個區域均有獨特的功能,目前具備氣象、水文、生物等科考用途,配備多臺目前最先進的科考儀器設備,可進行水文、底棲生物、浮游生物、海洋氣象、海洋大氣監測等調查取樣。該船配備了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裝置、壓載水處理裝置、低硫油冷卻裝置、油污水處理裝置、焚燒爐等多種環保設備,滿足國際航行需要。“淞航”號的自動化程度極高,配備的自動舵、自動電站、功率管理系統、CTD專用吊等先進自動化設備全面提高了該船的自動化程度,這些自動化設備均能夠遠程操作,而且該船的駕駛室、集控室、尾操室和實驗室可實現絕大多數船舶功能操作。
遠洋漁業屬于資源型戰略產業。占地球表面積70.8%的海洋蘊藏著巨大的生物資源,被稱為“人類未來的糧倉”。遠洋漁業,對于拓展我國漁民生產空間、增加漁獲、參與全球海洋資源分配等,日益凸顯其重要意義。“淞航”號凝聚中國海洋夢想,也將為我國海洋科考提供重要的科學研究平臺。隨著中國遠洋漁業事業的發展和行業需求要求的不斷提高,遠洋漁業專業人才及其高層次管理人才嚴重缺口。“淞航”號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綜合科考船,將緊跟遠洋漁業產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為遠洋漁業人才培養提供牢固的硬件設施保障,對培養高級應用型遠洋漁業人才的長效機制發揮作用。
作為一艘集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海洋科考于一身的綜合調查船,建造、試航過程中面臨很多難題。在這條船之前,國內沒有應用直葉槳的先例,性能、安裝、操控等幾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港船重工工程技術人員與上海海洋大學科研人員密切配合,克服了直葉槳安裝、調試的困難,通過試航驗證,直葉槳除了達到預定的推進性能指標外,在減震降噪和減搖功能上均有出色效果。港船重工工程技術人員充分發揚工匠精神,攻克了高強度鋼焊接的難題,不放過每一道焊縫和任何細微之處,精心制造,認真調試,確保了該船以高質量交付船東,以實際行動落實黨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