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廣船國際為瑞典STENA航運公司建造的50000噸成品油/化學品船A型13號船在廣州荔灣廠區出塢,這是廣船國際荔灣廠區出塢的最后一艘船,標志著這個百年船塢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1914年,愛國僑商譚禮庭在廣州南石頭西岸租購地370畝,建設廣南船塢。翌年冬季,廣南船塢首艘1000噸(木殼)輪船“南和”號下水,與陸續建成的第二艘1800噸“北合”號,第三艘、第四艘1200噸“東成”“西就”號,航行于天津、青島、上海和海口、河內、西貢等地,不僅打破了洋商的封鎖,更將華南地區造船水平提升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新中國成立以后,“廣南船塢”重煥生機。1952年初,廣東省內河局出資征收廣南船塢及當時的一家小船廠,建起“廣東省交通廳內河船舶修造廠”。
在整合了幾家船廠后,1954年8月1日,“廣州造船廠”正式成立。六十多年來,廣州造船廠荔灣廠區歷經多次擴建和改造,具備了建造6萬載重噸級以下的船舶的能力,見證了我中國船舶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崢嶸歷史,成為當時廣船國際最重要的造船設施,可謂廣船人的“母親船塢”。
進入新世紀以來,該船塢經過擴建之后,可滿足6萬噸級以下船舶的建造,并又恢復了造船。其中,在該船塢建造的“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被公認為中國的明星艦船之一,于2008年交付使用,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完成大量特種船建造任務的同時,該船塢也還作為廣船國際主打船型——靈便型液貨船的重要生產線之一。特別是該船塢在擴建之后,5萬噸級的船舶可同時串聯建造一艘整船和一艘半船,采用這樣的模式造船,大大的縮短了船塢周期,提高了造船生產效率。
據了解,在中國造船工業相對落后的時代,可建造6萬載重噸級以下的船舶,算得上是一個了不起的硬件設施了。但如今,與廣船國際的南沙廠區比較,新建的兩座30萬噸級的船塢已經讓她相形見絀。
今年6月,廣船國際荔灣廠區啟動向南沙廠區進行產能搬遷,預計2018年中全部搬遷完成。廣船國際南沙廠區規劃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造船企業。該廠區自2008年建成投產以來,已經建造各類船舶超過1000萬載重噸。
廣船國際在完成產能搬遷之后,將加大在特種船、客滾船、中小型豪華郵輪等高技術船舶方向的轉型升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