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今年以來,日本造船業持續回升,然而,日本造船業的復蘇速度依然遠遠落后于中韓兩國,而日本船企將其歸因于中韓船企獲得的不公正的政府援助,并稱中國政府采取了更加“露骨”的援助方式幫助船企接獲大量海外船東的訂單。
根據日本船舶出口商協會(JSEA)在11月15日發布的數據,今年10月,日本船企獲得了22艘新船訂單,總計890300 GT,相比去年同月爆增613.4%,連續第10個月呈現增長。接獲22艘船均為散貨船。
截至10月底,日本船企手持訂單量508艘,總計2720萬GT,較上月相比增加約5萬GT,這是過去22個月來手持訂單首次出現環比增長。
一家日本船企的負責人稱,船價已經見底,特別是在中小型散貨船領域。因此,他要求銷售團隊增加營銷活動。
不過,中國和韓國船企的接單量回升速度卻明顯超過日本。研究公司HIS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日本船企接單量共計184萬GT,而中國和韓國船企接單量分別達到了619萬GT、1198萬GT。
雖然由于統計方法方面的差異JSEA與HIS的數據并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船企的接單量顯著落后于中韓。
得益于中韓政府提供的援助,中韓船企得以迅速獲得大量新船訂單。這也引起了日本船企的強烈抗議。
今治造船社長檜垣幸人指出,中國和韓國政府投入了巨額的公共資金,用以幫助國內船企,中韓船企因此憑借低價優勢獲取訂單。他認為,中韓政府的做法破壞了公平競爭環境,日本應當提出正式抗議。
今年春季,韓國政府與韓國產業銀行(KDB)等債權人一起,同意向陷入困境的大宇造船提供2.9萬億韓元(約合26億美元)的額外救助。在這之后,大宇造船獲得了5艘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和5艘大型油船訂單。此外,韓國政府還決定設立儲備基金,用以支持政策銀行向中小型船企發放預付款保函。
日媒稱,中國政府則采取更加“露骨”的援助方式。自2013年起,在中國政府指定船廠下單訂船的船東將能夠獲得補貼,這促使一部分歐洲海運公司優先選擇中國船企訂造新船。有消息稱,這一補貼制度在中國船企成功接獲達飛輪船9艘22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