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當前金融工作要緊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堅持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原則,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通運輸融資部總經理劉亞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進出口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肩負著支持國家宏觀發展戰略、貫徹國民經濟產業政策的歷史使命。面對紛繁復雜的船舶市場形勢,進出口銀行不僅要加強、加速落實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的雙重要求,更要加大對優質船企、優質船東的融資支持力度,幫助船企加快技術更新步伐,為我國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國際航運市場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持續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融資難、融資貴,手持訂單量持續下降,人工成本剛性上升,產能過剩等問題仍然存在,我國船舶工業復蘇仍需時日。”劉亞表示,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船舶工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80億元,同比下降11%;實現利潤總額9.8億元,同比下降49%。整體上看,我國骨干船企抓住全球造船市場回暖契機,積極開拓市場,實現了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批量交付,市場似乎出現“復蘇”跡象。但由于長期存在的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劉亞認為,我國船舶工業發展仍面臨著諸多考驗。
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船舶工業資金需求較大,其發展離不開銀行信貸的大力支持。但面對全球造船市場始終在低位徘徊、航運市場供求矛盾短期內難以有效緩解的復雜局面,境內外銀行紛紛壓縮船舶貸款投放。作為政策性銀行,在市場不斷走低的情況下,進出口銀行并未減少對船舶工業的支持力度,始終以提升我國船舶工業競爭力為己任,以“增訂單、保訂單,調結構、促轉型”為重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引導作用,助力我國船舶工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自建行以來,進出口銀行對船舶工業整體授信支持超過8300億元。尤其是自2013年年初以來,已累計提供船舶貸款近2500億元。”劉亞介紹說,進出口銀行開辦的船舶融資業務主要涵蓋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船舶出口賣方信貸以及船舶類保函三大板塊。在船舶出口買方信貸方面,進出口銀行已為30多個國家的100余家船東提供了融資服務,并與全球30多家主要船舶融資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助力全球航運業的復蘇和我國造船業的轉型升級;在船舶出口賣方信貸方面,進出口銀行主要為我國境內企業出口船舶和海工裝備、改裝或修理國外船舶、生產用于出口船舶的關鍵船用設備提供本、外幣貸款,并對開展船舶技術和工藝研發所需資金提供支持;在船舶類保函方面,進出口銀行2013年以來開立的船舶類保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全力助推“三去一降一補”
2016年以來,國家大力推進以“三去一降一補”為核心內容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船舶工業多措并舉地持續推進“去產能”工作。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船舶工業2013~2016年化解了約1500萬載重噸的過剩產能。“近年來,進出口銀行主要從‘拓寬船舶融資渠道’‘支持骨干船企’‘瞄準高端船型建造’等方面支持船舶工業‘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劉亞表示,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在我國船舶工業處于低谷的時候,進出口銀行緊跟國家政策,拓寬服務思路,助推我國船舶工業進一步開展“去產能”工作。
一是投資裝備建造,發揮船舶融資主渠道作用。2016年年初以來,進出口銀行累計發放船舶貸款超過1000億元,累計簽約達1315億元,共計支持約688艘/座、6940萬載重噸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在我國建造。劉亞認為,在市場環境整體低迷的形勢下,進出口銀行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姿態,在有效解決產能過剩、促進船舶工業轉型升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重點支持骨干船企,提高產業集中度。近幾年,進出口銀行將船舶貸款重點投向了國有、民營骨干船企,積極支持骨干船企開展國際、國內并購,引導船舶工業產業提升集中度。劉亞介紹,在船舶、航運市場低迷期,進出口銀行及時幫助有訂單、有技術、經營管理有序但缺乏資金的民營船企脫離困境。如運用出口“賣信+買信”的組合融資方式,支持骨干民營船企金海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研制首制萬箱級集裝箱船,該公司目前已成功交付3艘萬箱級集裝箱船。
三是瞄準高端船型建造,以需求促船企調結構。根據國家提出的對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要求,進出口銀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作用,不斷加大對高端船型的支持力度;信貸政策進一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和海工裝備傾斜,通過轉變資金投向持續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技術實力,推動船舶產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2016年以來,進出口銀行對高端船型提供的船舶貸款比例達到90%以上,特別是通過提供有競爭力的信貸條件,幫助國內船企在部分高端船型首制訂單上取得突破。
多措并舉做好風險防控
“防控金融風險”是今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主題之一。如何平衡支持船舶工業發展與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控制要求,是考驗眾多金融機構的難題之一。劉亞介紹,目前,在堅定支持船舶工業發展的同時,進出口銀行主要通過優化準入門檻、建立專業團隊、構建立體風控網等措施控制風險,“未來也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
船企的資質是銀行辦理信貸業務的基礎。進出口銀行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制定了《骨干船廠名錄》及《重點船型名錄》。其中,《骨干船廠名錄》涵蓋了國內“有訂單、有技術、有管理、有規模、有良好履約記錄”的骨干型船企;《重點船型名錄》集中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型,符合《中國制造2025》規劃方向。進出口銀行通過市場需求引導,融資重點支持船企“爭、增、保”高端船型訂單,助推船企加快技術革新,促進船舶工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有效保障了自身信貸資產安全。
航運市場的強周期性對于船舶工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培養和打造充分熟悉市場、熟練掌握市場規律的專業團隊是穩健辦理船舶融資業務的重要基礎。劉亞介紹,進出口銀行已經辦理船舶融資業務二十余年,從最初“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已建立了一支了解國際航運市場及國內造船市場,同時能夠熟練掌握并嚴格遵守銀行從業規章的專業團隊。未來,進出口銀行還將進一步加強團隊建設,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并堅持提升團隊專業素養和技能,尤其是對航運市場、造船市場的研究和把握能力。
“在國際船舶融資市場深耕細作多年積累的寶貴市場資源,既是進出口銀行業務發展的基石,也是構建立體化風險防控網的優勢。”劉亞表示,一方面,進出口銀行通過為符合準入條件的船企提供“一攬子”綜合服務方案,助其爭搶市場訂單、有序推進船舶建造;另一方面,進出口銀行深入了解船企生產流程,掌握船舶建造進度,實施有效貸后監管,保障了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同時,進出口銀行充分利用包括船舶融資合作銀行、船舶經紀人、咨詢公司等在內的市場資源,從需求方入手,多渠道了解船東的經營風格及接船意愿,并在發生潛在棄船風險時,積極協調相關方,盡可能幫助船企穩住訂單,最終實現船企交船、船東接船的共贏局面,進一步降低了自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