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第二屆科技創新大會,總結回顧該公司自成立江南研究院以來,在數字化建造、焊接管控、動力系統、艙室環境、噪聲治理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
響應市場 重在“落地”
江南研究院成立以來,根據“產品戰略升級、科技創新升級、管理流程升級”的“十三五”發展目標,加快核心能力建設,逐步形成了軍民技術高度融合的一體化技術體系——研究、開發、設計一體化運行體系,以及以三維體驗平臺為核心的一體化集成創新平臺。
2017年,依托江南研究院的創新成果,江南造船成功交付2艘37500立方米液化乙烯(LEG)船、2艘220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氣(LPG)船、2艘21000立方米LEG船、1艘84000立方米VLGC,同時,還獲得了4艘84000立方米VLGC訂單,其全系列液化氣船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顯現。在持續優化VLGC船型的基礎上,江南造船又突破了MK-Ⅲ薄膜型圍護系統工程化和B型艙圍護系統的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并獲得了國際知名船級社的認可。同時,江南造船依托江南研究院核心能力的建設和江南重工制造能力的配套,形成了液化氣船液罐設計、制造的能力,實現了自主的液貨系統集成配套。
把握方向 重點“攻關”
過去一年,江南造船根據造船業的特點以及船東的需求,花大力氣探索科研的切入點,在高效焊推廣、減振降噪等領域開展了12項重點攻關。
江南造船在成立江南研究院之初就設立了先進焊接技術實驗室,以重點產品和關鍵技術為方向,攻關液貨艙低溫鋼焊接、超大型集裝箱船止裂鋼焊接等項目。針對VLGC建造的技術特點,江南造船已在低溫鋼焊接操作工藝標準、低溫鋼舾裝件的制作安裝等方面進行了攻關,通過大量試驗,搜集了1000多項寶貴的基礎數據,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低溫鋼焊接工藝標準。
協同創新 跨越“孤島”
目前,江南研究院根據需要重點攻關的技術,已經設立了包括先進焊接實驗室、智能制造研究室、振動噪聲研究室、基礎創新研究室等在內的1個實驗室和5個研究室,并將在今年增設艙室環境研究室等2個研究室。
江南研究院采取了聘用教授、項目委托、聯合設立研究室(實驗室)等多種方式,加強與高校的協同創新。目前,該院已經聘用了上海交通大學13名教授。2017年,江南造船與天津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創新合作也在不斷推進。同時,為了跨越信息“孤島”,江南造船深入推進信息化重塑工程,全面優化升級設計、生產、管理流程,努力打造信息化建設的獨特競爭優勢,僅2017年一年,就完成了約100項的二次開發,實船應用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智能制造 增進“體驗”
應用CATIA V6 軟件的好處在于,高度集成了CAD/CAE/CAM等技術,不但構建全三維模型,而且造船的所有專業都在同一個模型里,并支持人因工程學的方法,可以模擬船員在船上的行走、操作運維等,充分反映人在船上的行為,有助于在設計階段充分發現問題,有效控制更改及造船成本,提高船東滿意度。
目前,江南造船已經在“東方紅3”號的生產設計方面實現了全三維建模,并且在該船的整船管段制造、13000立方米LPG船的液罐區域管段制造,以及某專項工程的局部船體分段小組立和中組立的工程驗證等環節實現了CATIA V6三維交付物的應用。組建了150人的團隊圍繞數字化轉型開展工作,并計劃在今年開工建造的大型航標船上實現CATIA V6全流程、全要素的實船應用,力爭在2020年全面提升該院數字化研制能力。
這種轉變,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正是因為堅定地邁出了轉變的第一步,江南造船實現從“江南制造”到“江南智造”的創新發展才擁有了希望,具備了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