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魯里最新發布的集運市場預測報告,2018年和2019年,市場需求增長將超過運力增長,這導致了更好的供需平衡,由此班輪公司的運費和利潤將略有上升。
“對班輪公司來說,壞消息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們不太可能看到如同2017年初時的強勁需求增長。對于港口企業來說,好消息是,盡管吞吐量增長可能已經達到頂峰,但至少在未來兩年內,它們仍有望獲得足夠多的吞吐量。”德魯里集裝箱市場研究高級經理Simon Heaney這樣說道。
德魯里最新的集運市場預測報告包括:對全球和區域集裝箱港口吞吐量的預測、集裝箱船隊增長的預測以及綜合因素如何影響到市場運費和運營商盈利能力。
對于今年的集運市場運力增長而言,新船訂單的延期交付緩解了市場壓力,并對2018年和2019年市場供需平衡產生了積極影響。
Simon Heaney表示:“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在2018年第一季度集中交付,這抑制了市場的供需指數。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供需平衡將有所改善。但對于班輪公司而言,這不會很快消除對簽署年度合同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預測今年的市場運費僅維持小幅增長態勢。”
Simon Heaney補充說,市場新船訂單規模還未達到使供需平衡惡化的風險。他表示:“目前,我們樂觀地認為,對集裝箱船的新投資將符合市場需求增長。”
對于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Simon Heaney表示:“貿易戰還不是不可避免的,但鑒于缺乏細節,對集裝箱運輸的風險進行量化是非常困難的。例如,許多被認為易于征收關稅的高科技產品將被空運,而不是海上運輸。在最糟糕的情形下,我們認為全球1%的集裝箱運輸量將受到影響。如果情況變得真實,德魯里顯然必須向下調整我們的需求預測。”
而在《航運交易公報》參加的中遠海控于4月3日召開的業績媒體發布會上,中遠海控總經理對2018年的集運市場形勢進行了“謹慎樂觀”的解讀。他表示,國際上相關機構對于三大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都優于去年,當然,也應該看到市場有貿易保護等風險的存在。
從運力方面來看,王海民表示,目前全球集裝箱船的訂單占現有運力的12.9%,這個數據大概是近20年來的最低點。目前市場的新訂單,基本在2020年之后交付,也就是說未來的運力增長是非常有限的。
從需求層面來看,王海民表示,2018—2020的三年里,需求增長大于運力增長是大概率事件。此外,“我們一起見證過去三年來班輪業史無前例的整合。三年來,集運市場從20多家全球性班輪公司減少至目前的11家。而且這一趨勢還方興未艾。全球性班輪公司參與者的減少,也使得市場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前五大班輪公司的市場份額從2008年的46%提升到2017年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