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對外宣稱不看好無人船市場前景,一邊卻開始在集裝箱船上搞“無人船”技術測試,已經習慣成為全球航運業領頭羊的馬士基集團顯然不會在即將到來的無人船時代掉隊。
全球首家在集裝箱船上試驗AI動力和態勢感知技術
據悉,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近日和總部設在波士頓的Sea Machines Robotics公司簽訂合同,馬士基將在其新建造的一艘Winter Palace冰級集裝箱船上安裝計算機視覺、激光雷達(LIDAR)和感知軟件。馬士基集團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在集裝箱船上試驗人工智能(AI)動力感知和態勢感知技術的公司。
Sea Machines Robotics公司稱,其解決方案將利用AI改進海上態勢感知、目標識別和跟蹤能力,類似于汽車上常見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以便對駕駛員發出航道危險和預防事故警報。Sea Machines Robotics公司的人工智能(AI)動力感知和態勢感知系統將利用傳感器收集船舶周圍的環境信息,識別和跟蹤潛在的沖突并在操舵室內顯示收集到的信息。
據馬士基介紹,其目的是證明態勢感知技術幫助海員消除來自船橋的視線限制線并為未來的自動避碰系統提供研究基礎。
馬士基集團高級創新經理P. Michael A. Rodey解釋說,“自主駕駛和無人船不是馬士基的最終目標,最重要的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應用的新技術和所帶來的價值。”“我們希望證明證明這項技術可以提高我們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Sea Machine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Johnson表示:“我們非常自豪,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公司選擇Sea Machines,此次與馬士基航運的合作是著我們首次進入航運領域。我們的使命是用21世紀的技術推動海運業向前發展,能夠看到Sea Machines市場的增長令我們非常興奮。”
3年前已經和Sea Machines開始合作研發無人集裝箱船
雖然馬士基集團再三強調使用態勢感知技術并非是為了實現無人駕駛,但是事實上,此次合作的人工智能(AI)動力感知和態勢感知技術恰恰是無人船的核心技術。Sea Machines Robotics公司更是一家專門從事航運業自主駕駛技術研發的“無人船”公司。
據了解,Sea Machines Robotics是美國波士頓一家初創公司,它在2017年9月份發布了首款產品——Sea Machines 300,這套系統是專門為船舶打造的,其通過普通的船舶設備和專有算法,能夠讓船舶擁有自動駕駛能力,在抵達目的地的過程避開障礙物和其他船。據了解,這套Sea Machines 300系統幾乎可以安裝到所有的船上,并起到幫助船只避開海上障礙物,避免海上碰撞事故的發生。
去年夏天,Sea Machines Robotics成功進行了遠程遙控無人船試驗,一艘裝有感應器和自動駕駛軟件的無人駕駛船在波士頓港灣練習避讓帆船和油輪。
據悉,馬士基集團和Sea Machines Robotics在三年前已經開始探索合作,當時Sea Machines正在開發其第一個自主駕駛系統的概念。
也就在那個時候,Sea Machine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Johnson首次透露,該公司已與一家公司簽約,“在一艘集裝箱船上安裝世界一流的無人駕駛系統。當這艘集裝箱船穿越北大西洋的時候,人們將會從陸地上進行遠程操控。”而這家公司顯然就是指馬士基集團。
Sea Machines Robotics表示,他們希望通過船舶自動駕駛系統讓航運業務變得更加有效率、更加安全,“我們主要的任務是打造一個能夠為商業船舶決策提供后盾的系統。首先是載人船舶,然后是無人船。”
據悉,Sea Machines公司希望開啟商業海運創新的新時代,超越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的發展。
馬士基集團此前多次表示“不看好”無人船市場前景,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索仁稱,他并不認為“無人船”會在未來20~30年間被應用于超大型集裝箱船。不過,這顯然并不意味著馬士基集團不會搞“無人集裝箱船”。事實上,去年6月20日,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與馬士基集團旗下拖輪公司Svitzer共同宣布在丹麥哥本哈根港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商船遠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