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國家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的公告》,明確將廢船列入禁止進口目錄,并從2018年12月31日起開始執行。自此,業內關于禁止進口廢船政策“落地”時間表的各種猜測有了明確答案。
落實生態環保要求
2017年7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分批分類調整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目錄、逐步有序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去年年底,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將生活來源廢塑料、未經分揀廢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調整為“禁止進口”。
如今,廢船、廢五金類、冶煉渣、工業來源廢塑料等16個品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被調入“禁止進口”目錄,標志著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再邁出一步。中國拆船協會會長謝德華指出,禁止廢船等固體廢物的進口,契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也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將加強固體廢物和垃圾處置作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重要內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分類處置列入重點工作。
不過,新規頒布后,不少拆船企業負責人對此感到有些失望,心存不解。為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共識,中國拆船協會于5月中旬組織召開了五屆三次理事會會議,通過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突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意義。謝德華表示,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拆船業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為配合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和全面循環利用、呼吁解決船舶違法拆解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作出努力。
靈活應對新規執行
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作為船舶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拆船業的功能已從昔日單一的船舶資源回收、安全環保拆解、拆船物資的循環利用,延伸到促進上下游產業節能減排以及保障航道水域、水上生產作業及航運安全等,對于海運貿易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江海水域發達,隨著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我國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增多,海運貿易量不斷增長。據了解,每年進出我國沿海港口的船舶中,70%為外籍船舶。近年來,山東、廣東地區的部分拆船企業常常拆解一些因遭遇自然災害或突發事故在我國管轄的水域內觸礁、擱淺、沉沒以致報廢的外籍船舶,以清通航道、保障航運安全。業內人士擔心,實施新規后,這類船舶如不能就近、及時處置,恐將給港口、航道的正常運轉以及水域安全帶來影響。此外,目前中國船東或航運企業自身所擁有的、懸掛他國方便旗的船舶,同樣將面臨安全環保拆解的問題。
謝德華表示,在新規執行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諸多特殊情況,中國拆船協會將積極出謀劃策,配合有關部門妥善解決好各類實際問題。
拆船企業變革圖存
禁止進口廢船的新規生效執行后,國內以拆解進口廢船為主的拆船企業毫無疑問將首先受到沖擊。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拆船業將進行新一輪“洗牌”,部分企業或將退出拆船市場。據了解,不少拆船企業目前已經處于“無米下鍋”的困境,生存發展壓力較大。在日益艱難的形勢下,轉向國內拆船市場、積極“走出去”拓展國外市場,或將是其“求生之道”。
當前,我國國內各類船舶管理“各自為政”,廢船交易市場和拆解市場發展不規范。一些修造船企業以及不具備拆解資質的非正規企業大肆進行違法、非法拆解活動,而具有環評拆船資質的進口廢船拆解企業,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從事國內廢船拆解業務。
對此,業內人士呼吁,國家生態環境管理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要求,牽頭并會同有關船舶管理部門,打擊廢船非法交易、拆解行為,取締沒有環評拆船資質的企業,規范國內拆船市場,為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營造良好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