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早已不只是極客們的奇思妙想了。兩天前,京東把自動駕駛配送機器人開上了北京中關村附近的街頭。但當人們談論起這一概念時,往往默認它被運用在陸上交通工具中。有沒有可能將這一技術運用到河運,海運、甚至是遠洋運輸中呢?
正在嘗試用自動駕駛技術給出水上運輸方案的企業并不在少數。其中一個思路是徹底的無人駕駛。36氪曾經報道過由礦物化肥生產供應商Yara International與導航系統制造商Kongsberg聯合開發的「YARA Birkeland」無人駕駛船。
然而,由于復雜的國際航海規則以及尚未確定的運行穩定性,無人駕駛船只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遭受著政策方面的阻力。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這一技術投入實際使用的可能性比較低。
由著名孵化器Y Conbinator孵化的舊金山公司Shone試圖走通另一條思路。這家創企并不急于取代巨型集裝箱船上的所有船員,而是試圖通過數據分析整合,幫助航行變得更加高效穩定。在這個思路下誕生的產品如今已經進入了商用階段。
目前遠洋集裝箱船上的船員可以按照職責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輪機部,負責管理維護引擎等船舶設備;另一類則是甲板部,在駕駛艙內24小時監測雷達與感應器的信號反饋、觀測海情并制定航行計劃。
Shone的產品是一套用以輔助甲板部工作的駕駛系統。這套系統配備了幾個傳感器,但更主要的是將已有傳感器并入同一系統。通過整合大量傳感器數據,這套系統能夠對航行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給出航線建議。目前該行業的普遍狀況是,雖然大部分集裝箱船已裝有很多傳感器,但收集到的數據是相互獨立、未經分析的數據。這樣的數據并不能直接用以指導航行,還需要經驗豐富的船員做出人為的判斷。
盡管不能做到完全的無人駕駛,這套系統仍然可以減少船舶運輸中的人力成本。不僅如此,通過優化航線的選擇,它還能幫助節省航行所需的燃油與時間。更少的燃油不僅意味著更大的載貨量,還意味著更少的環境污染。在氣候危機的大背景下,這個優勢可能會為Shone爭取到更多政府方面的支持。
現在市面上的自動駕駛儀大多無法做到自動規劃航線,而是類似于汽車上的巡航控制系統,只能根據既定路線行駛。Shone認為,相比這種自動駕駛模式,輔助船員選取航線,提高船運效率是更有價值的事情。
在產品開發期間,Shone團隊花了很長時間與船運行業的內部人士進行溝通,并理解他們的需求。多次隨船考察,并購買一條小船用以原型測試之后,Shone已經開始與船運公司合作,幫助他們改裝翻新已有的船只。
由Y Combinator孵化后,Shone在近期獲得了來自Alven、Liquid 2及個人投資者Paul Graham、David Marcus與D. Scott Phoenix的四百萬美元投資。
聯合創始人及CEO Ugo Vollmer表示:“導航系統只是船舶運輸行業變革中的第一步。全自動駕駛的實現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我們要做就是逐步迎接這個未來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