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深化制造業開放,取消或放寬包括船舶在內的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近日,國家發改委文章再次刊文“以全面開放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該文強調中國船舶工業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發展道路,文章表示,中國船舶工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符合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發展要求,符合我國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對于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全面開放,中外企業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中公平競爭、務實合作,必將迎來互利共贏的未來。
文章稱,要加強形勢研判,把握發展方向,抓住船舶工業全面開放帶來的新機遇。具體包括:
1、在船舶總裝建造領域,外商投資企業可通過收購或入股的方式盤活現有產能;
2、在船舶設計領域,外商投資企業在高端船舶設計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可通過在華設立機構或與中資企業合作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3、在船舶修理領域,由于修船業具有投資大、勞動密集等特點,利潤空間有限,外商投資企業可根據投資回報、市場前景等因素,自主開展投資合作。
附:“以全面開放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論壇上宣布了我國擴大制造業開放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制定發布了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取消了船舶(含分段)設計、制造與修理須由中方控股的要求,實現了船舶工業全面對外開放。這一重大舉措展現了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對于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船舶工業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發展道路
船舶工業是我國開放最早的領域之一。改革開放40年來,船舶工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1979年開始,船舶工業通過引進先進船用設備制造技術、工藝和先進管理方式等,使生產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加快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船舶制造以中小型船為主,年造船量約80萬噸,占世界市場份額1%左右。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能夠自主設計和建造大多數船型,年造船完工量4000萬載重噸以上,占世界市場份額約40%。在對外開放的大環境下,我國船舶工業實現了大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造船大國。
在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國船舶工業不斷深化國際合作,優化了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為世界航運業發展和海洋資源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一批國際知名公司先后進入中國,積極開拓市場,深度融入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與中國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分享了中國發展的紅利。近年來,在國際船舶市場低迷、深度調整的情況下,我國船舶工業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主動壓減過剩產能,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成為全球船舶工業發展的穩定器和動力源。
二、船舶工業全面對外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我國船舶工業是市場充分競爭的國際化產業,與全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船舶工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符合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發展要求,符合我國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對于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國內看,全面開放將加快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船舶工業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技術和制造能力,進一步對外開放,可以在更高水平上開展國際合作,加快引進先進的技術、經營理念、管理經驗等,促進船舶工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實現互利共贏。同時,開放是相互的,我國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加快“走出去”,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積極開展境外投資,深入融入全球價值鏈,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國際看,全面對外開放將有效促進全球船舶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全球產業鏈中,船舶的研發設計、加工制造、運維服務等環環相扣。我國船舶工業對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服務具有大量的需求,進一步擴大開放將為各國先進技術裝備和服務提供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外商投資企業在華投資經營,擴大出口,從而拉動全球產業發展。在全球船舶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我國船舶工業堅持擴大開放,有助于提升全球產業價值鏈水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經貿往來,推動全球船舶工業走出困境。
三、把握船舶工業全面開放帶來的新機遇
當前,全球船舶工業發展形勢復雜多變,船舶企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要加強形勢研判,把握發展方向,抓住船舶工業全面開放帶來的新機遇。
在船舶總裝建造領域,由于全球均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投資新建或擴建造船產能都會受到嚴格控制,投資行為應符合調整產業結構、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要求,外商投資企業可通過收購或入股的方式盤活現有產能,加強與相關企業合資合作,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在船舶設計領域,常規船型設計能力比較富余、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外商投資企業在高端船舶設計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可通過在華設立機構或與中資企業合作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在船舶修理領域,由于修船業具有投資大、勞動密集等特點,利潤空間有限,外商投資企業可根據投資回報、市場前景等因素,自主開展投資合作。
船舶工業要以全面對外開放為契機,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加強人才培養,將產業鏈從制造向研發和服務兩端延伸,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全面開放,中外企業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中公平競爭、務實合作,必將迎來互利共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