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報告顯示,中國航運業景氣度出現下滑,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為104.15點,較上一季度大幅下滑10.43點;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110.99點,較上季度大幅下降20.47點。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編制室主任周德全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近幾個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與信心指數幾乎一路下行,已逼近100點的景氣分界線,國內航運業復蘇態勢已基本見頂,預計四季度及2019年或將階段性盤整。
復蘇勢頭放緩
具體來看,船公司的總體復蘇勢頭開始停滯。2018年第三季度,船舶運輸企業景氣指數為100.64點,較上季度下降了8.91點,逼近景氣臨界值;船舶運輸企業信心指數為109.25點,較上季度降低了10.17點,跌入微景氣區間。但干散貨運輸企業持續向好,集裝箱企業也有所反彈。2018年第三季度,干散貨運輸企業的景氣指數為118.25點,處于相對景氣區間;干散貨運輸企業的信心指數為147.14點,回落至較為景氣區間。集裝箱運輸企業的景氣指數為107.49點,處于微景氣區間;集裝箱運輸企業的信心指數為112.78點,上升至相對景氣區間。
同時,港口企業的向好勢頭亦開始放緩。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港口企業景氣指數為109.96點,較上季度小幅下降6.84點,下降至微景氣區間;中國港口企業信心指數為114.20點,較上季度下降了25.93點,但仍處于景氣區間。從各項經營指標來看,港口企業的收費價格略有下降,營運成本上漲,但得益于港口吞吐量增加,泊位利用率增長,盈利水平仍有所提升,流動資金相對充足、企業融資能力繼續增強,企業勞動力需求持續增長,新增泊位與機械投資提升。
報告顯示,航運服務企業的復蘇勢頭大幅放緩。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航運服務企業景氣指數為103.04點,較上季度下降了16.03點,跌入微景氣區間;中國航運服務企業信心指數為110.09點,跌至相對景氣區間。從各項經營指標來看,由于業務預訂與業務量持續大幅增長,收費價格有所上揚,雖然企業成本依然增加,但企業總體盈利狀況持續向好,流動資金依舊充足,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向好,勞動力需求也大幅增長。但融資難度有所增加,貸款拖欠情況有所增加。
航運企業負債水平上升明顯
報告預測,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航運業依舊保持在向好的勢頭上,但是復蘇勢頭較三季度繼續放緩。根據中國航運景氣調查顯示,中國航運景氣指數預計為103.98點,下降0.17點,仍處于微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信心指數預計為102.14點,下降8.85點,已經逼近景氣界線。中國航運企業的負債水平上升明顯。2018年三季度,船公司貸款負債景氣指數為96.48點,港口企業貸款負債景氣指數為92.39點,都處于不景氣區間。而且,自2017年以來干散貨海運企業貸款負債水平就不斷下滑,但是三季度干散貨海運企業負債水平大幅上升,貸款負債景氣指數大跌46.94點,進入不景氣區間。
周德全指出,下季度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中國航運信心指數將再次低于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而上次出現同等狀況的時間是2011年的二季度,自此之后迎來了長達數年的航運低谷期,本輪航運復蘇周期的開始也是自中國航運信心指數超過中國航運景氣指數開始的,當航運企業家信心差于航運企業經營情況時,已經預示著本輪中國航運業的復蘇周期基本已經見頂。
班輪公司看好冷藏集裝箱市場
對2018年的航運業來說,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是繞不開的話題,業內認為這也將對航運業產生長遠影響。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對兩百多家航運企業進行了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35.8%的企業認為,航運企業應該加緊布局東南亞國家,尋求新的增長點;32.10%的企業認為應該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提升企業內部管控力;12.35%的企業表示,航運企業應減少或放棄美國業務,積極開拓替代市場;18.52%的企業則表示中美貿易戰對公司業務影響不大。
總體來看,多數航運企業家們認為航運企業應該積極布局東南亞國家與深耕國內市場,但不支持放棄或減少美國的業務。
不過,在景氣度下滑之際,航運業亦不乏新亮點。例如,班輪公司目前普遍看好冷藏集裝箱市場。三季度以來,赫伯羅特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等國際班輪巨頭都在大量訂造冷藏集裝箱,并嘗試配備最新的Controlled Atmosphere技術,將大幅減緩果蔬的呼吸和成熟過程,延長上架周期。如何看待各大船公司積極布局冷藏集裝箱市場的做法?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針對上述問題對我國主要班輪公司進行了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60%的企業認為冷藏箱海運市場增長前景較好,冷藏箱市場保有量需要增加;20%的企業認為現有冷藏箱數據可以滿足需求,無需購進新箱子;10%的企業認為冷藏箱新技術成本太高,目前沒有訂購計劃;另外,10%的企業則表示沒有關注到這項新技術。整體上看,集裝箱運輸企業對集裝箱冷藏箱市場情況普遍看好,多數企業表示將增加冷藏集裝箱的保有量,但仍有少部分的企業由于冷藏集裝箱成本問題,短期內不會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