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瓦錫蘭在上海舉辦中國智能船舶與生態論壇。瓦錫蘭一年前推出了智能海洋生態系統的宏偉愿景,在這一年中,公司加快步伐做出了一系列收購舉措,擴充了智能海洋產品組合。在航運業向智能化、環保化轉型的當下,瓦錫蘭此舉是否是因為看到了更多機遇和挑戰?
瓦錫蘭中東和亞洲區副總裁John Sydney告訴記者,“我們一直與海洋產業兩個非常重要的利益相關方——船廠和船東進行積極的互動,我們必須要跟他們進行無縫的高效合作,以便提供端到端的服務。 ”
在Sydney看來,這兩個重要的利益相關方當下正在進行重大變革,意味著瓦錫蘭這樣的供應商也要跟隨一起變革。
Sydney表示,“2050年零排放目標并不是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能夠實現,而是要求產業鏈各環節都參與,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10到20年間,整個行業做出了非常大的改變,而這些改變是由技術創新推動的,因此必須要有計劃,沒有計劃什么都不會發生。”
距離IMO提出的2050 年減碳目標還有32年。Sydney 指出,“我們還有32年的時間來做出改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32年之后能夠親眼看到這些改變,但是我希望我們的子孫后代將來可以自豪地說,我的祖輩做出了非常正確的決策。”
談及在中國的發展前景,瓦錫蘭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韓建豐說:“我們在中國的合作方包括船廠和船東,我們將繼續尋找機會促進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們收購了很多初創的智能化、數字化公司,這些業務也將逐漸在中國開展,因為中國在數字化、智能化領域處于世界領先行列。”
論壇上,瓦錫蘭回顧了過去一年在智能能源和智能海洋產品方面取得的成果。
1、推出新型緊湊型高速發動機Wärtsilä 14
這是一款緊湊型高速發動機,旨在滿足空間和重量限制的情況以及減少資本性支出的要求,從而符合當前和未來的全球排放法規,為客戶提供高效率、安全性和環保可持續性。
Wärtsilä 14用途多樣,專為支持船舶和海工市場的廣泛應用而設計,可作為主推進裝置,也可被用于輔助發電機組,是安裝混合動力系統的理想選擇。這款小巧但強大的高速發動機可選擇12缸和16缸配置,機械推進功率輸出為755至1340 KW,在輔機和柴電配置中可達到675至1155 KWe。
從功率重量比、燃油類型、能效、安全性和環保合規性等關鍵因素考量,瓦錫蘭這款最新的發電機組產品為船舶、船東和運營商提供了理想選擇。操作工況包括拖船、漁船、海工服務船、小型渡輪、商用輔機市場等。
這款產品是瓦錫蘭與利勃海爾(Liebherr)密切合作的開發成果。利勃海爾是全球最大的建筑機械制造商之一,也是許多其他行業垂直領域的領先技術供應商。首批Wärtsilä 14產品計劃于2019年下半年交付,利勃海爾將負責發動機的開發、入級和生產工作。這一新型發動機將得到瓦錫蘭全球生命周期系統和服務網絡支持。
2、成功測試全球首例船舶自動靠泊
今年,瓦錫蘭的自動岸到岸(Dock-to-Dock)航行解決方案順利完成新一輪測試。此次測試由“Folgefonn”號渡輪完成,在挪威海事局(NMA)現場監督下進行岸到岸能力測試,即渡輪在無人干涉的情況下,在需要停靠的三個港口之間實現不間斷自主航行。
操作人員選定下一個目的港后,只需選擇“航行(Sail)”鍵,即可授權自主控制器來控制船舶開始航行。渡輪離泊、離港、駛往下一個目的港、進入目的港入口并自動靠泊——所有這些過程都無需任何人工干預。這是該尺寸船舶首次嘗試在完全無人操作模式下實現岸到岸的全面自動化航行。
瓦錫蘭利用一系列軌跡和航點定位來控制船舶的航行,這些軌跡和航點定位指引船舶抵達下一個目的地。船舶使用的自主控制器是基于瓦錫蘭現有的動態定位系統,可控制船舶的航行速度,并控制其在預定航道上的位置及航向。GNSS被用作主要傳感器,瓦錫蘭目前正在測試采用其Guidance Marine CyScan AS作為靠泊過程中的二級傳感器。
挪威運營商Norled公司旗下的“Folgefonn”號渡輪全長85米,早在2018年初就被用來進行瓦錫蘭自動靠泊解決方案的初步測試。此船還配備有混合推進系統,通過無線通岸接頭實現全電動控制,同時還采用了瓦錫蘭的許多其他創新成果,包括瓦錫蘭無線感應電池充電解決方案及儲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