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四號”是廣東中遠船務承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船舶大修改造工程項目。該船原為海洋石油勘探船,主要用于對海洋石油地質資料的收集,曾完成多次全球考察使命。此次工程對“海洋四號”進行再次改裝,對尾部實施大型改裝,尾部整體換新,并完成單舵改雙舵、集控室和駕控臺換新等工程。自“海洋四號“工程合同簽訂,廣東中遠船務將技術挺在工程前面,以技術支撐修理改裝,順利完成船舶整體拉移上船臺以及分段制作、舾裝、總組等工程。
強化支撐,技術在前作先鋒
眾所周知雙槳雙舵的船型對軸舵系的安裝精度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這次改裝在浮動船塢中進行,那么船在浮塢里是不斷晃動的,無法持續保持水平,軸舵系的安裝對水平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安裝難度會非常大,很難達到精度要求。對于這種情況,廣東中遠船務組織技術部各科室專家,聯合討論,決定將船拉移上岸做改裝。這個方案不僅解決了船的改裝精度難題,而且將船拉岸上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場地上的吊機和設備,形成安全高效的生產局面。
拉移是個難題,但是在拉移之前我們發現了另外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解決拉移之前,把“海洋四號”放到5000T浮塢里面的問題。“海洋四號”由于設備多自重大,起浮吃水較大,而5000T浮塢沉深不夠大,如何才能將船送到浮塢里?還有其他困難冒了出來。船底板不平有線型,如何布墩?船舶進塢如何才能精確的坐墩,不會偏離墩位,不會導致船體變形,還不會碰到船底的精密設備?如何解決上岸時浮塢對碼頭的反作用力?如何才能保證船舶上岸后是水平的?船上岸后怎樣拆除船的尾部?改裝的分段如何的合理搭載合攏?怎樣處理軸舵系的安裝精度問題?如何才能盡快解決這些問題保證船的順利上岸改裝?
因為上船臺和下水正好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原理是相同的。因此,廣東中遠船務對應地組織建立了上船臺主體工藝方案組以及計算校核組,分別由具有多次船臺下水經驗以及技計算專家分別聯手擔當。
在上船臺前首先要做傾斜試驗,對船舶的穩性吃水進行檢測校核,要了解這條船目前的技術狀況。早在10月中旬,“海洋四號”一經靠岸便開始了技術準備工作。首先開始與船上的工作人員核對實驗前要清理的設備物資等。清理物資設備工作聽上去簡單實則繁瑣量大,需要工作人員對每件清下去的物件核算并記錄重量,是一項很繁瑣很細致的工作。在把實驗前要清理的設備物資順利清除后,計算校核組便開始對船舶實驗前的壓載開始做調整,很快拿出了方案,迅速的完成了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并且高效的完成了傾斜試驗,計算出了船的重量重心和吃水情況,為上船臺做好了準備。
膽大心細,技術助推“搶登陸”
前期計算校核工作完成,然而上船臺工藝方案制作更為棘手。“海洋四號”上船臺必須要先進船塢,再用船塢過渡移船到船臺,但是此時出現個很難處理的問題,海洋四號竟然幾乎沒有平底,如何布墩成了一個難題。為了克服這個難題,技術部找來原船存底的紙質圖紙重新描繪,畫出型線圖、肋位剖面圖等,針對每個要布墩的肋位做好詳細的布墩方案,甚至精確到每塊木頭的尺寸大小和擺放的位置,同時結合移船小車布置位置和船塢下潛深度極限綜合考慮,盡量降低塢墩的高度,把所有的因素都考慮進來,做出最優化的方案完成船的進塢。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克服了困難完成了塢內布墩的技術難點。在珠江潮水來臨前,爭取到了寶貴的準備時間,為進塢上船臺“搶”到了先機。
塢內布墩和船塢下潛抬船的準備工作完成,剩下的就是重中之重的“登陸”工作了。將船塢上的船拉移到船臺上是一項重大的工程,來不得半點的馬虎。技術組精心制定上船臺的技術方案,不僅力求船舶準確坐墩,與陸上的船臺精準對接,還要控制船的水平度,要求上船臺后船是平的,與船臺精確對中。為此,技術組不遺余力,制定了三套不同方案,并經過多次評審綜合各方建議意見,最終確定出了最優的上船臺方案和緊急備用方案,實行雙保險,確保“海洋四號”能夠順利安全的上岸。
技術人員每天不僅做技術工作,并且每天都深入現場,針對現場的施工工作認真指導監督,與現場項目組共同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在珠江潮水來臨之前把每項工作做到最好。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經過近40天的辛苦努力,10月30日,廣東中遠船務一舉拿下這個難啃的硬骨頭,順利的將“海洋四號”推上了船臺。
不斷突破,技術推動高效改裝
為滿足“海洋四號”未來8~10年的勘探調查重任需求,此次再次改裝,將對尾部實施大型改裝,整個尾部全部換新,并完成單舵改雙舵、集控室和駕控臺換新等工程。船上主要配置光電拖曳纜絞車,用于水下拖曳、收放具有甲板供電、實時控制及通訊功能的調查設備,以拓展該船的地質調查手段,提升野外采集的科技含量,并適應水下調查設備向機電液一體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廣東中遠船務有豐富的大型遠洋船舶改裝經驗,對船舶改裝并不陌生。但這次的改裝也是非同尋常,要對船舶的轉向系統進行大型改裝,從單舵改為雙舵,實現雙舵轉向系統與雙螺旋槳動力系統的完美配合,做到動力傳輸到舵葉的最優化處理。因此,技術部對整個尾部分段重新設計規劃,制作分段,匹配雙槳雙舵。難度雖大,但在多年船舶改裝及建造的相互促進下,廣東中遠船務不斷攻克難點難題,以技術推動高效改裝。
接到“海洋四號”工程項目后,廣東中遠船務迅速反應,立刻安排船體室對母船船體結構進行分析,安排有修船改裝經驗的主管人員作為牽頭人操作船體方面的事宜。根據船上設備及船東的要求,合理的進行艙室及分段劃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總體的規劃布置。緊鑼密鼓的完成了模型建造、修改、審核、校對;工作圖繪圖、審圖、校對、出圖;工法工藝圖紙出圖的各項工作。期間,設計師們全身心投入,發現問題立刻匯報主管,組織專家組進行處理,與船東船檢協商確認。經過多次優化完善,最終一份份標準完美的圖紙贏得一張張船東船檢滿意的笑臉。
船體結構部分工作結出果實的同時,工藝工法方面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工藝工法圖相對結構來說,涉及到輪機電氣舾裝等專業的東西相對較多,需要大量的相關專業的溝通協作。
船體結構只是大修改造工程的一角,除此之外,后期的設備布置、管路走向、電纜布置、系統調試等等系列工程才是重頭戲,還有船舶本身的常規修理工程。技術人員就是這樣帶著問題,拿著自己的想法和最好的方案,召集專家和相關人士,不斷的評審方案、更新方案,在一次又一次的評審后,把這些困難都克服掉了。
“海洋四號”大修改造工程對廣東中遠船務的技術力量是一次巨大考驗。但有著強大的技術力量作支持,廣東中遠船務有信心也有能力將“海洋四號”打造成嶄新的中國海洋科考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