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這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的精髓,也是我們應該傳承的精神。”全國人大代表、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機電車間船舶鉗工馬加友在接受《中國船舶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讓“工匠精神”滲入每一個產品、每一道工序當中去,才能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
“中國制造”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工匠精神”,正是有了這種“工匠精神”,老一輩工匠人才會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創造出一件件的“大國重器”。馬加友表示,一直以來,專注細節、精益求精都是中國工匠人秉承的精神,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應該是新一代工人的追求。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我國要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工匠精神”,完善技術工人的培養機制,為技術工人創造發展空間,培養和激發技術工人的積極性、主動創造性,使中國工匠人成為科技強國、技能強國的中堅力量。
“我也相信我們的‘工匠精神’一定能夠得到傳承,但是我們現在還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高技能人才‘斷檔’的情況。”馬加友十分憂慮地表示,雖然目前技能人才從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上都有所提高,但社會上仍存在著“重學歷、輕技能”的單一人才觀念。一方面,當前的青年在擇業方面普遍不太愿意選擇從事技能勞動;另一方面,很多企業也沒有把技能人才隊伍培養提升到戰略高度去認識,對“人才就是生產力”認識不夠。
馬加友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企業必須從思想上轉變 “輕技術、重使用”的單一傳統觀念,從長遠出發,把高技能人才培養放到與科技創新同樣的戰略高度,實現對技能人才培養和使用平行發展的企業模式,鼓勵引導工人學習技能、鉆研業務,充分認識到技能人才的技術價值與重要性。比如山海關船舶重工公司就采取“師帶徒”、成立大師工作室的方法,通過“傳幫帶”,實現技術、技能的傳承。
馬加友還建議,企業應該通過技能培訓使廣大職工獲得更多的現代化理論和技能知識,提高生產一線崗位高效性,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形成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弘揚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的協同作用,增強廣大技術工人愛崗敬業精神,激發廣大技術職工的勞動熱情。這樣才能讓技能人才真正發揮其能工巧匠、技術帶頭人的作用,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