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市不好,轉海工”成為很多船舶企業在低迷船市中的脫困選擇。近年來,受全球航運市場低迷影響,我國船舶企業交船難、盈利難等問題突出,國內許多傳統船企積極轉型擴張,迅速提高海洋工程裝備在業務結構中的比例,以期通過快速增長的訂單和穩定的收益提振企業的盈利能力。面對國際船舶市場低迷的嚴峻考驗,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通過積極轉型在逆境中盡顯優勢,順利交船,并大力開發新船型,搶占國際市場訂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促使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值得關注的是,有些實力不強的船企也將目光投向了海工市場,但由于缺乏戰略規劃和清晰定位,盲目地進入導致海工市場秩序混亂,甚至有的企業撲倒在地,破產清算。
傳統造船業進入寒冬
低迷的中國造船市場,多年來首次出現國有船廠破產清算的一幕,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下稱五洲船舶)成為最先倒下的之一。浙江省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公告稱,根據浙江海運集團的申請,裁定受理該集團子公司五洲船舶破產清算一案。
這并非第一家陷入經營困境的中國造船企業,2015年以來,已相繼有東方重工、正和造船、明德重工等民營船廠申請破產重組。
在中國造船市場持續疲軟的大背景下,船廠的經營壓力也在持續增加。來自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11月,54家重點監測的造船企業承接新船訂單231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9.1%。11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2939萬載重噸,也同比下降15.1%。
國內造船業還面臨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的困擾,目前中國造船產能已經由8000萬載重噸下降至約6500萬載重噸,但常規船型的建造產能仍然占據大部分,這也是最容易遭遇沖擊的市場。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船舶市場需求大幅下降,手持訂單持續減少,船舶工業產業發展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作為新興產業,海洋工程裝備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在國際航運業低迷、傳統造船任務不很飽滿的形勢下,進軍海工裝備領域成為許多傳統船企的出路。
船企瞄準“高精尖”
隨著中國海工裝備發展的提速,全球海工裝備市場的格局也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長期以來,全球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被歐美、韓國和新加坡壟斷,歐美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和設計能力,壟斷了海工裝備的研發、前期設計、工程總包及關鍵設備與系統的供貨,同時建造少量深水高技術裝備;韓國和新加坡則有較強的建設和改裝能力,在研發設計和工程總包方面具有很強實力。
“十二五”期間,我國造船業在國際需求大幅萎縮的情況下保持穩定發展,目前我國海工裝備的國際市場份額,已從2010年的不足20%增長到35%,躍居世界首位。
近年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尤其是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可圈可點。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已交付首艘1.8萬標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并簽訂全球最大的2萬標箱集裝箱船合同,打破了韓國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為挪威公司建造的“維京龍”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在山東煙臺完工命名,成為我國建造的首座適合北極海域作業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擁有80%的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尚處于發展階段,我們總體的技術水平還不是很高,與歐美、日韓以及新加坡的海工業仍有一定差距。”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金鵬表示,中國現在有20多家企業涉及“海工”平臺的組裝業務,絕大多數是船廠轉型而來,以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來福士為代表,一批“海工”企業的技術能力發展迅速,已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盲目入行步履維艱
雖然進步明顯,但由于全球船舶市場仍處在深度調整期,產能過剩的矛盾短期內難以根本緩解。2015年前10個月我國承接新船訂單同比下降逾60%,是近年來的首次明顯下滑,造船業面臨接單難、轉型難、融資難、盈利難、交船難的風險和挑戰依然較大。
海洋工程裝備主要服務于海洋能源開發,海洋工程裝備的應用決定了其需求與國際油價息息相關。自2014年國際油價下跌以來,全球“海工”市場進入低谷,海洋采油企業對各類平臺的需求大幅度萎縮,高速增長后的中國“海工”行業迎來了苦日子。
“海工平臺的運營與船舶有些類似,有些平臺的業主是采油企業,還有些業主則是中間商、運營商等,他們訂購平臺不是自己使用,而是出租給第三方,這樣可以提高平臺的使用效率。”金鵬表示,由于海工平臺的成本很高,這些年非采油業主的訂單所占比例比較大。“企業想獲得新訂單,就必須在技術或者價格上有很強的優勢,對多數新轉型過來的企業來講,顯然還不具備這樣的優勢,這個挑戰可以說是致命的。”
“目前國內船企手持的海工訂單大部分來自國際投機船東。”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余表示,受國際油價下跌的影響,許多企業現金流十分緊張,為擺脫困境,他們紛紛向船企提出延期交付以推遲大比例的交付尾款,進而導致船企交付難的現狀。
同時,海工行業“高大上”的特點,決定了其進入的門檻高、風險大。一些盲目“入行”的造船企業缺乏科學的定位和規劃,導致低價盲目接單現象屢見不鮮。部分企業轉型太快,沒有建造海工平臺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實力,未做好充分的技術和管理儲備,無法應對高標準的海洋工程項目船東和監造團隊,設計建造的質量跟不上,建造節點拖期,導致交付難。
創新促海工企業轉型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出臺多項政策助力海工裝備產業發展。去年5月,國務院公布《中國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去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關于符合《海洋工程裝備(平臺類)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的公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海工企業入圍,引導社會資源向優質企業傾斜,擠壓落后企業生存空間,幫扶船企渡過難關。
專家認為,企業應盡快對接國家戰略,通過技術、設計和金融服務三大創新,突破產業發展困境,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我國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轉變。
“要加強技術創新,用互聯網技術重塑海工產業格局,推進智能化制造。同濟大學教授陳明說,“今后智能船廠的生產不再千篇一律,而是根據互聯網、智能機器人,隨時對安全性、舒適度和實用性進行調整,客戶可以隨時參與船舶設計、制造,并以模擬技術親身體驗船的性能。”
同時,還應加強設計創新,打造海工產業核心競爭力。金余表示,隨著國際先進海工裝備設計標準越來越高,新建海工裝備的性能不僅要考慮當前需求,還必須考慮滿足未來新標準的需要。“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時應緊貼用戶需求,切實解決用戶關心的安全高效快捷問題。”
此外,還應加強金融服務創新,用體制機制創新打破資金制約。隨著全球經濟放緩,船企出現不同程度的業務下滑,金融機構逐漸收緊銀根,企業面臨融資難題。應加快創新金融服務和融資渠道,建立國家資金支持引領性、基礎性研究項目,鼓勵銀行資金扶持有特色、有創新、有市場的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優化行業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