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氣墊船,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了?2009年7月2日,中國與烏克蘭特種裝備出口公司簽署了購買4艘野牛氣墊登陸艇的合同。其中2艘由烏克蘭原產,而另外2艘是中國在烏克蘭的幫助下特許生產。烏克蘭海洋造船廠負責前2艘氣墊船的建造工作,并向中方提供包括發動機在內的該艇全套技術資料,隨后指導中國方面建造另外2艘。海洋造船廠在蘇聯解體后位于烏克蘭克里米亞費奧多西亞市境內,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結束后,才被俄重新收回。
中國海軍對發展強大兩棲登陸作戰能力一直是不遺余力的。為此中國購買了12322型“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中國不是“歐洲野牛”唯一的出口用戶,“歐洲野牛”一共只建造了15艘,1982年開始建造,1985年首艘服役。其中5艘已退役,中國和希臘海軍合計擁有8艘之多,俄海軍僅有2艘艇在役,都服役于波羅的海艦隊。希臘海軍比中國更早引進這型氣墊登陸艇,數量同樣是4艘。
“歐洲野牛”的體積龐大,滿載排水量達555噸,一直以運載能力強大而著稱。它能夠運載重達150噸的貨物,例如三輛40多噸的96A型主戰坦克,或8輛步兵戰車、10輛輪式步戰車,如純粹用來運送兵員,野牛型最多能攜帶360名步兵。
野牛氣墊船的最大航速為60節,這樣出色的性能,全靠其強勁澎湃的動力,野牛的動力系統由5臺燃氣輪機組成,功率為1萬馬力的UGT-6000燃氣輪機。也就是說,兩艘野牛相當于一個阿童木!“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能夠以大約55節的巡航速度航行300海里(約合555公里)。而海峽平均寬度大約為270公里,最窄處僅有130千米。野牛氣墊船橫渡海峽需要一個半小時,傳統登陸艦艇則需8至10小時。所以當中國決定購買“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不少人就已經意識到它的未來作戰用途了。
“野牛”本身技術非常復雜。由于烏克蘭內亂等原因,兩艘國產“野牛”的建造工作一度面臨較大困境,后來才逐步交付。首先就是動力系統問題,野牛配備五臺燃氣輪機,其中3臺驅動艦尾的3座大型風扇,另外兩臺負責向船體下方鼓風,以形成空氣墊。這個UGT-6000燃氣輪機的前身就是蘇聯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和圖-114大型遠程客機的動力——NK-12MV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野牛裝備的5臺同軸反轉螺旋槳設計的NK-12型發動機仿制難度較高,中國如果要完全國產化“野牛”,還需要解決發動機等相關技術難題。
野牛氣墊船設計年代久遠,很多設計已經比較落后,中國未來如果要量產仿制“野牛”氣墊船,自然不會進行簡單復制,肯定會進行相應的升級改進,這本身需要時間。目前,中國海軍對大批量建造野牛氣墊登陸艇的需求其實并不非常急切,原因是中國國產的用于船塢登陸艦的726A“野馬”氣墊船已經攻克所有技術問題,目前已經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盡管726A型“野馬”氣墊船的航程、運載能力明顯不及“野牛”,但它可以搭載在071級船塢登陸艦。中國海軍第五艘071綜合登陸艦已經服役,目前還至少兩艘在建造中,憑借著現有的071綜合登陸艦和726A型“野馬”氣墊船,海軍兩棲登陸能力已經有很大提升,所以中國海軍有足夠的時間去等技術人員完全攻克“野牛”氣墊登陸艇的所有技術難題、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進,等國產“野牛”氣墊登陸艇具備更強作戰性能后再來大規模仿制生產。
此外,野牛氣墊船有個重大缺陷,在用于中國周邊海域時,例如南海和釣魚島方向,無法適應高海況航行要求。野牛原來是為了黑海、波羅的海峽灣登陸設計的,對高海況海區航行能力考慮很少,譬如全速航行只能在浪高1米以下,遇到1.5米浪高時,航速就會降低到38節以下,2米以上浪高會出現嚴重失速。國家海洋局公布南海全年2米以下浪高時間僅為220天,這意味著野牛全年里有半年不能全速使用,有一百多天完全無法使用。不過,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日子,別的登陸工具,例如坦克登陸艦、船塢登陸艦,LCAC氣墊艇,兩棲戰車,也不能登陸。
只造兩艘野牛就停產的消息,已經是老黃歷了。在2015年2月,曾有俄方報道稱中俄已經達成協議,俄羅斯將取代烏克蘭,繼續完成幫助中國建造兩艘“野牛”級登陸艦的工作。四年以后,根據最新的網絡照片顯示,在黃埔文沖船廠,國產第四艘,我國的第六艘野牛氣墊船已經建造完成。中國甚至有可能用國產的QC70燃氣輪機換掉原裝的燃氣輪機,具備不依賴俄烏技術支援,在本國繼續建造的能力。目前我國已經掌握了野牛氣墊船的相關技術,有能力,有條件對野牛氣墊船進行自主建造及改裝,而且還為野牛氣墊船配備了半潛船868艦,極大的拓展了野牛氣墊船的作戰半徑。15艘野牛氣墊艇一次登陸可運送一個重裝的機械化步兵團,使得野牛登陸氣墊船具有相當大的威懾力。所以毫無疑問,未來中國將是保有世界最多大型氣墊艇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