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獲悉,全國首條京杭運河千噸級“雙電”(鋰電池與超級電容)驅動運輸船“中天電運001”在常州江蘇金洋船廠碼頭下水。
常州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瑋,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高一平,海瑞華集團國內部總經理胡啟國,江蘇金洋船廠董事長練文林等領導嘉賓出席儀式并講話。
據了解,作為“雙電”(鋰電池與超級電容)驅動運輸船,該船電池容量為1458千瓦時,采用國網常州供電公司投資建設的靠岸充電設施,充電僅需2.5小時,續航可達50公里,將投入中天鋼鐵中盛碼頭至常州鐘樓區連江橋碼頭的礦渣運輸。該船由常州中天鋼鐵集團公司出資建設船體、上海瑞華公司提供純電動運輸船舶動力技術和電池租賃、國網常州供電公司投資和建設充電設施。
目前,國內90%以上水運船舶采用柴油動力推進系統,具有燃油成本高、噪音大、排放污染等問題。相比于燃油船舶,電動船舶航行具備廢氣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低振動等優勢,航運船舶的電能替代前景可期。
在目前航運市場條件下,純電動船投入運營相比于傳統燃油船在建船初期一次性投資高,但后期運營過程中能源成本低。按目前柴油6.5元/升、10千伏一般工商業電價0.6465元/度估算,純電動船舶與燃油船舶相比,單位里程要節省75%以上的能源成本。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京杭運河地區運輸船舶約4.5萬艘,占全國內河運輸船舶數量近1/3。按照潛在規模及純電動運輸船現有成本估算,未來京杭運河地區純電動運輸船的推廣應用,可帶動船舶行業設計、建造、裝備等相關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年可實現替代船舶燃料成本超過30億元,年節約燃料成本超過4.5億元。
環境方面,據測算,按照中天鋼鐵年運輸礦砂年需求1000萬噸估算,千噸級貨船全年耗油3187.5噸,將折合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23噸、氮氧化物151.73噸、碳氫化合物19.73噸、一氧化碳75.86噸。
據國網常州供電公司介紹,這是該公司首次涉足航運船舶電能替代改造。項目前期,國網常州供電公司廣泛開展項目調研。調研中發現,中天鋼鐵原本使用的運輸船是800至1100噸的京杭大運河標準貨船,航程100公里以內,船運貨物的裝卸時間與改造后電動船舶所需充電時間大體一致,都是2小時左右,故該航線運輸船很適合作為以電代油的貨運船示范點。
與此同時,常州供電公司按照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廣度的部署,廣泛調研國內電動船舶前沿技術,前后7次與多家企業磋商對接,對燃油貨船進行數據實測,組織多次技術認證,同步研究國內相關政策研究,充分征求當地交通局、地方海事局等部門意見,最終促成三方合作。
據悉,航運船舶電能替代改造不僅要進行船舶全電化改造,而且要建設與之相配套的船舶靠岸充電條件。對此,江蘇電力預計投資150萬元,用于8套容量共960千瓦的直流岸電設施建設。至2019年9月,江蘇電力已在13個地市的內河流域(京杭大運河、錫溧漕河等),總計建設158處岸電樁。其中,常州供電公司在雪堰華渡水上服務區建設14處充電樁,岸電價格1.1元,低于柴油機發電平均價格1.6元,船民使用積極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