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一艘經過改造、長約8米的全太陽能動力船,穿行在泰國曼谷的丹嫩沙朵水上市場(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用于社區間交通運輸。
與泰國常見的手搖劃槳船、燃油動力船不同,漢能暉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賦予了這艘船一項全新的功能—靠太陽能動力系統實現不插電,這樣一艘船不需要人工劃槳或加油、不需要后期維護,甚至在一定里程和范圍內不需要插電,就能有效行駛,并且不會產生隆隆噪聲和水質污染。背后的秘訣在于船頂覆蓋的兩片漢能MiaSolé柔性發電組件。
作為全球移動能源概念的第一個提出者和開拓者,漢能正在探索將更輕便、可移動的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廣泛應用在交通領域,包括高爾夫球車、觀光車、快遞車、微型消防車等低速電動車領域,以及太陽能動力汽車、無人機等高速交通工具領域。
“太陽能是一種充電方式,但不需要集中供電,在行駛過程中,依靠太陽能系統就可以解決電力供給。”11月13日,漢能暉煜CEO蘆濤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全世界還有很多類似泰國的交通工具和場景,隨著漢能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整個行業資源的豐富,未來可以使得更多交通工具“永不插電”。
解決泰國燃油船替代難題
丹嫩沙朵是曼谷近郊頗具名氣的一個水上市場,商業化程度高,很受外國游客歡迎。在這里,每戶商家都用船只作為通勤工具,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在當地,我們看到水上市場的河道比較窄,燃油動力船一開動,就會冒黑煙,產生的噪音也很大。”11月13日,漢能暉煜技術支持部工程師王志興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作為旅游國家,泰國方面迫切希望把燃油動力船替換成電動船,降低噪音和污染,從而更好地發展旅游業。
不過,當泰國計劃用電力船替代燃油動力船時,遇到了另外一個難題。在一些地區,實現電力船替代,船只充電會給電網帶來很大壓力。”蘆濤說,“想象這樣一種情形:在人流擁擠的水面拉很多條電線為船只充電,是多么危險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幾周前,漢能收到了合作伙伴、世界領先的電機研發企業ASPP公司的邀請,在丹嫩沙朵水上市場做一艘全太陽能動力的示范船:漢能暉煜為其提供定制款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ASPP則為其提供電動馬達與推進器。
漢能的柔性發電組件有環保、輕質、柔性、抗風、耐高溫高濕環境、發電效率穩定等特點,將其應用到船只上代替燃油動力,不失為改善區域環境、降低能耗、發展綠色旅游的好方法。
僅兩個多小時,漢能的技術人員就將一艘使用了15年的燃油動力船,改造成了太陽能船。
據漢能暉煜技術支持部總監肖振介紹,這艘船安裝了兩片漢能MiaSolé柔性發電組件,在曼谷的光照條件下,日發電量約3度,已能夠滿足在丹嫩沙朵水上市場的日常通勤。就船頂面積而言,最多可以安裝3片發電組件,日發電量約5度左右。
太陽能船正式下水后,很快贏得了當地客戶以及泰國總理巴育·占奧差的肯定。
巴育曾親臨現場考察太陽能船,他表示,對燃油動力船進行低碳改造,對區域人居環境的改善及旅游業的發展,均能起到改善及帶動作用。
在泰國,太陽能船是一片尚待分羹的藍海市場。有數據顯示,僅在丹嫩沙朵水上市場,就有600艘用通勤船,而在整個泰國的內河流域上,通勤船就有5000到10000艘。“ASPP與我們都認為,這是個不錯的市場,不應該放過。”王志興表示。
在這片新的藍海市場上,漢能已經遙遙領先。多種薄膜太陽能組件及綜合應用解決方案的提供,是漢能在開拓這一巨大潛在市場的強大底蘊。
“漢能在泰國終端應用產品方面的信心比較強,雖然市場價格可能會比傳統的太陽能產業稍微貴一點,但更側重于輕、薄、柔的特性。”肖振分析稱,應用于車、船等交通工具上的移動能源產品,如果采用硬性材質的太陽能發電組件,經不起顛簸、磕碰,破損率非常高,且移動應用場景對重量更敏感。
“漢能柔性太陽能組件的重量大概只有傳統太陽能組件的1/5,改造后的船,船頂只承受七八公斤的重量,對船的穩定性較好。”肖振說。
不過,肖振也坦言,當前太陽能作為一種新技術,切入泰國市場,客戶需要較長時間的接受過程:“我們希望把市場先逐漸培養起來,在開發利用太陽能船項目的同時,把現有的一些主流產品也帶到泰國市場去。”
探索“太陽能+交通”
事實上,這并非漢能首次涉及全太陽能動力船的應用。早在2017年,漢能美洲公司就應厄瓜多爾KARA SOLAR公司要求,一起建造了名為“夢想號”的全太陽能動力船,用于亞馬遜區域67公里流域的通勤,為當地9個社區的人們提供服務。
同樣的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也可以應用于大噸位游船船頂,作為輔助電力,滿足船內的所有家電設備所需電力。經過測算,相同主機功率條件下太陽能動力船舶與普通的柴油動力船舶相比,運營成本只有其17%,客艙噪音只有60分貝左右,且真正實現了尾氣零排放。
“太陽能+船”,只是漢能探索“太陽能+交通”領域的一個縮影。
今年9月,漢能暉煜與江蘇九龍聯合推出的“中國K-car”太陽能動力汽車通過中測,車輛利用車頂覆蓋的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為車輛提供動力,滿足日常出行需求,連續行駛一個月無需充電。
此外,漢能暉煜還在太陽能快遞車、太陽能高爾夫球車等低速電動車領域開拓薄膜太陽能應用解決方案。
在更早的2018年11月,采用漢能阿爾塔柔性砷化鎵薄膜電池,波音公司旗下極光飛行科學公司設計的一架翼展243英尺(74米)的太陽能無人機,僅靠太陽能提供動力就實現了持續飛行。
為何漢能暉煜要重點探索“太陽能+交通”?蘆濤表示,最近幾年,隨著技術的發展,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成本下降幅度較大,在終端應用方面的性價比逐漸凸顯。此外,柔性太陽能更適用于低速車等終端移動的產品:“它更皮實一些,磕磕碰碰也不會出現破損。”
根據漢能的市場調研,僅太陽能快遞車市場,每年的新增量就達到百萬級別,目前,僅在國內,漢能就已經與京東、蜂網、浙江天郵等公司開展相關合作;國內外市場對太陽能高爾夫球車、太陽能觀光車的需求也比較穩定,大概是每年幾十萬臺。“觀光車和高爾夫球車是我們近年來主推的領域,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而且增加的成本非常低,可接受程度非常高。”肖振表示。
助力交通能源結構優化
漢能創造并堅持培育多年的移動能源行業,也得到了國家的重視。
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優化交通能源結構,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促進公路貨運節能減排,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全部實現電動化、新能源化和清潔化。此外,上述《綱要》還提出,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環保型交通裝備及成套技術裝備。
11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漢能的產品、技術與服務涉及電力、新能源、建材、航空航天等7個行業,鼓勵類13條內容。
根據蘆濤測算,如果全國2000萬輛電動車換上太陽能發電系統,每輛車每天產生兩度電,2000萬輛車一年共產生150億度電,“相當于中國多了1/10個三峽”,對于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意義非常大。“清潔能源最重要的是短距離—把能源的發生和能源的使用縮到最短,而車頂的最短距離只有大概幾十公分。”
作為國內外薄膜太陽能技術路線的試驗者和堅守者,漢能希望未來太陽能可以成為每輛車的標配。
“未來薄膜太陽能技術應該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幾乎是免費的。”蘆濤表示,現在太陽能與車輛的結合,主要是在低速車上,為其提供一個不插電的解決方案。
在高速車上目前大多是弱電的解決方案,為車輛提供空調、座椅加熱、照明等輔助用電。“未來,我們希望把低速車系統做成熟以后,在總成本不增加的情況下,加上太陽能,實現不插電。
此外,在高速車領域也能實現太陽能為車輛提供動力,通過以薄膜太陽能為核心的一套太陽能動力系統幫助全世界所有的電動車輛,電動船舶都實現長時間運行不插電,真正實現能源的平等與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