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消息,21日晚,國際航運公會(ICS)在香港船東會年會上舉行了其中國辦事處的開幕典禮。
國務院港澳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和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等作為主禮嘉賓,出席開幕典禮并見證了中國辦事處的成立儀式。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致辭中表示, 亞太地區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航運中心,經濟活動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對世界海運發展至關重要。香港的海運業歷史悠久,至今已超過150年。多年來,香港都是享譽世界的國際航運中心。海運、貿易、物流作為香港的支柱產業,也為全球經濟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國際航運公會在香港設立中國辦事處,是可以促進以國際航運公會為代表的全球航運界與中國政府和中國船東協會之間形成更緊密關系的重要舉措。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陳帆局長表示:“國際航運公會代表了全球80%的船東。本次在香港設立中國辦事處,是其倫敦總部以外的全球首個辦公室。這對中國的南大門——香港來說是一個很好聯系中外航運業的機會。現今,國家正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要求香港繼續保持全球航運中心地位。香港特區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包括航運保險,航運金融等航運服務業發展。”
國際航運公會主席Esben Poulsson在中國辦事處開幕式致辭說:“中國辦事處在香港開業,體現了亞洲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在國際舞臺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中國無疑是全球航運大國,擁有超過6,000艘在內地注冊的船舶,以及2,600艘在香港注冊的船舶, 這占全球船舶總數的15%,僅次于希臘。”我們為國際航運公會與中國建立起的牢固關系感到自豪,特別是與中國在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的代表團之間的緊密合作。航運業是一個全球性的行業,需要全球規則才能安全有效率地運作。作為航運大國,中國與IMO的密切關系,對國際航運有重要的影響。”
儀式結束后,國際航運公會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劉洋表示:“我對有機會能夠促進國際航運公會和中國政府、香港特區政府、中國船東協會和香港船東會之間的關系感到自豪。”
“中國已經成為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它的海運進出口量則對全球海運貿易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在香港設立中國辦事處反映了以國際航運公會為代表的國際航運業界對中國日益深遠的影響力的重視,也反映了我們在該地區的努力。得到中國持續大力支持全球海事監管體制是國際海事組織 (IMO)的核心目標之一,亦被視為來年的一個關鍵議題。此外,中國對非中國船只到中國內地航行所執行的國內法規,其影響對國際航運公會成員亦日趨重要。”
新成立國際航運公會辦事處的實時任務,是就當前關乎在環球層面和長遠重要監管問題上,加強中國政府與國際航運公會之間的互相合作和諒解。當中問題包括要執行國際海事組織提出并在2018年獲通過有關減少溫室氣體(GHG) 排放的進取方案 (按國際海事組織目標,要求行業在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限度減少50%) 和維持海上自由貿易和有規可循的全球貿易體系。
國際航運公會是船舶所有人和經營人的最重要的全球商會,代表在各商業和貿易領域代表整體占80%以上的全球商用船隊。
國際航運公會成員來自世界各國的船東會,包括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基于這種獨特的結構,國際航運公會是國際航運業的最大持份者。香港船東會 (HKSOA) 也是我們的成員之一。
于1921年成立之初,國際航運公會旨在回應各國政府在1914年通過首個《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 之后所制定的全球海事法規。而國際航運公會的國家協會成員亦曾代表出席1920年第一屆國際勞工組織 (ILO) 的海事會議。
1961年,國際航運公會成為首個在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中獲授官方顧問身份的國際船東協會,繼續被各國政府公認為全球海事事務上能夠代表船東的最領先的倡導者。國際航運公會在全球或會影響船東利益的任何機構面前,代表整個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