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記者走訪了華東幾家船舶配套企業。在船市低迷的形勢下,雖然這些企業各有各的“爐灶”而不至于破產倒閉,部分企業的產值還實現了穩步增長,但由于在技術及資金實力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持續發展堪憂。
在提升科研能力為“王道”以及通過并購進行產業布局大行其道的大環境下,我國的許多傳統船配企業亟待打破瓶頸,實現突破。
活力待激發
翻開一家國有船配公司2015年的業績表,可以看到,該公司軍民產品收入比重為4:6,業務結構算得上較為合理,然而該公司負責人還是深感憂慮。
民品市場競爭激烈且利潤較低,這個數據并不能給予該公司足夠的“安全感”。而且隨著軍民融合的不斷深入,逐步放開的軍品裝備市場出現了更多的競爭者,這讓國有傳統船配企業的“鐵飯碗”褪了光澤,這些企業受到很大的沖擊。
諸如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后起的民營企業,不僅在民品市場做得風生水起,而且其通導產品開始涉足軍輔船市場,這使得一些老牌船配企業未來在船舶通導市場上的機會更少。而海蘭信這類公司的崛起,是一些注重科研的新興船配企業迅速發展的縮影。作為上市民營企業,海蘭信無論在資本運作、技術并購,還是價格比拼中都占盡了優勢。
“相較之下,一些傳統船配企業由于長期科研投入不足,市場份額逐漸下降,而且留不住人才,十分缺乏活力。”地處上海的一家國有船配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該公司處于上海這樣大都市的傳統船配企業都難留住人才,缺乏活力,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傳統船配企業的困境則可想而知。江西省船舶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就表示,由于在技術、管理、設備等方面上的劣勢,該省的船配企業很難與江蘇、浙江一帶的民營企業競爭。由于長期處于產業鏈底端,企業就算想進行產品升級換代,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業內人士表示,只有加大科研投入,才能留住人才,留住用戶,我國船配企業應積極從這方面尋求突破。
資源待整合
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全球船配業的整合正在加速。據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主席李彥慶介紹,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船舶配套業格局悄然生變。近年來,通過兼并重組,行業巨頭變得更加強大,競爭優勢愈加凸顯。如傳統業務為換熱系統的阿法拉伐,通過對帶式壓濾脫水機供給商西蒙哈特利、油泵系統生產企業Frank Mohn等公司的收購,其業務遍布換熱系統、海水淡化、鍋爐、貨油泵、供油單元、惰性氣體發生器等多個領域,一躍成為艙室設備的集大成者。
業內專家表示,這種趨勢十分明顯。面對這一形勢,我國傳統船配企業應積極改變積弱積小的現狀,通過資本運作實現業務布局。
我國船配企業已逐漸認識到這一新態勢,并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海蘭信2015年首次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全球海洋勘探調查科技先驅勞雷產業,完成構建立體化海洋監測網的業務布局,又相繼入資勞雷綠灣、邊界電子,與美國CODAR公司開展深入合作,加快部署海洋監測與水下安防業務鏈條,并購德國Rockson,布局“航海智能化”的戰略業務;去年7月,國內專業從事液化天然氣(LNG)產業成套設備供應業務的張家港富瑞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新加坡SIXTEE公司,彌補了富瑞特裝在工程設計、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從而實現了該公司LNG裝備制造業務由陸地向海上的拓展等。
還有一些國內船配企業則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協同創新、引進技術等積極謀求出路。在江西,一些船配企業正在謀求資源整合,提升產品集成化水平,向產業鏈的上游延伸。在武漢,一家專門生產錨機和舵機的供貨商,努力擴大在公務船、軍貿船上的優勢,進一步消化吸收從國外引進的技術,并謀求向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外市場拓展。在競爭激烈的船用通導市場,來自船舶工業、航空工業的多家企業嘗試合作,完善信息與服務網絡。
李彥慶表示,我國船舶配套業要向精細化、系統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需要突破藩籬,借鑒歐盟各國的經驗,打造產業聯盟,進行資源及資本的優化與整合,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及在國際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