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船舶公司響應國家“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號召,在積極開拓內貿市場的同時,加強與國外老客戶聯系,1至8月接單量名列全球第九位,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公司長遠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對新大洋造船技術部來說,卻有些“幸福的煩惱”,接連中標的75000噸、51000噸和63500噸散貨船,以及4000噸全回轉起重船等項目不但是新船型,而且時間緊、任務重。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技術部全力以赴迎難而上,以實際行動踐行蘇美達“奮斗者為本”、“專業專注”的企業文化。
統籌兼顧四型新船齊頭并進
同期生效的四型新船訂單,除51000噸船型計劃在明年上半年開工外,其余全部在今年開工。4000噸起重船項目更是8月18日才簽字生效,生產計劃就要求在9月25日前完成建模套料及鋼材、型材、管材等清單的報購工作,11月10日開工建造。由于這幾型船都是全新的船型設計,周期緊,設計工作量大,船東個性化要求多,加之生產部門對前期設計質量,工序前移,預舾裝率的高標準要求,使得技術部門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面對部門內部人員嚴重不足,船型多,時間緊的現狀,同時還需要兼顧在建60000噸和63500噸船的生產技術保障工作,技術部門沒有半句怨言,迎難而上,積極謀劃,統籌兼顧,結合各項目的特點,交錯計劃排布,調整人力資源配置,突擊重點難點,保證了目前各項目的順利推進。
一個月完成主要設備技術協議簽訂
面對75000噸散貨內貿船船東新增的軸發配置和全新的貨艙加強設計以及新規范的要求,技術部項目經理劉文斌與生產部門提前策劃,積極與船級社和船東交流溝通,找到了切實高效的工作模式,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項目組完成了所有主要設備技術協議的簽訂。該船的船體有限元需重新計算,在計算校核的全過程中,技術部工程師及時與船級社保持溝通,從有利于船廠的角度提出了很多積極的建議,得到了船級社的首肯。針對30余項主要設備的改型,分清主次,理清思路,在物資和經營等橫向部門的積極協作下,穩步有效的推進系統設計和生產設計。
三方云談判順利簽署46項協議
51000噸散貨內貿船作為國內新一代節能環保船舶,配置了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平臺及相關數字系統,是名副其實的智能船舶。該項目技術協議談判船東提出全程參與的要求,因受疫情影響,船東不能到廠,技術部與船東溝通采用視頻會議云談判,每份協議談判都涉及廠家、船東和船廠三方,對于協議計劃組織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經過部門精心組織策劃,8月份完成了所有廠商表大設備總計46項技術談判。目前技術部項目經理王友成正在和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協調詳細設計計劃的提前工作,以及策劃如何加快后續的生產設計準備,以彌補設計周期的嚴重不足。
全力突擊保證新船圖紙質量
4000噸起重船作為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大起重能力船舶,需要在3個月內完成從技術策劃到圖紙設計送退審,再到生產設計的約3500份圖紙,可謂時間緊任務重。目前技術部正在積極組織人力突擊解決前期詳細設計圖紙質量低,施工工藝性不合理的重大問題,以保證生產設計的快速連續開展。OAL63500噸項目在原有船型的基礎上繼續升級,根據船東的個性化需求訂制,同時對所有重大設備進行了更換,在并行設計的情況下,對技術部門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搶節點保質量不忘降本增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技術部的設計工作就是將實際建造的船舶,先在電腦上“建造”一遍并形成圖紙下發。大到前期策劃、性能,小到螺絲螺母每一個零件,設計工作無所不至。在接到繁重而緊迫的設計任務后,技術部堅持“計劃-質量-降本”的工作主線,小步快跑,有效的組織技術項目組承擔任務,在保證計劃和質量的前提下,還積極考慮設計成本因素,從源頭挖掘和優化設計,達到為公司降本增效的目的。面對近期如山的重任,技術部員工除了正常滿負荷的工作以外,每晚下班后都有很多同志自覺自愿的主動加班加點,周末也不例外,有的甚至連中午休息時間也不停在工作,解決設計難點,突擊完成任務,為后續連續均衡的節拍生產做好了技術保障。
“上下一心齊奮戰,加班加點保節點”是技術部今年以來的真實寫照,部門領導和科室主任也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各科室,各項目組,各成員相互信任,緊密協作,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展現了團隊的凝聚力、執行力、戰斗力。“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企業的發展需要這種忘我的拼搏精神,有目標,有方法,有堅持。相信技術部今天的辛勞,必將換來明天的豐碩成果,為每一位辛苦付出的工程師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