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有色金屬產業園,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并不起眼,在一個路口拐進去到企業大門的時候,甚至連公司名稱都沒有。就是這樣一家并不起眼的企業,卻是目前國內海洋工程設備企業里的佼佼者,其合作企業幾乎是清一色的龍頭企業,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等公司的下屬公司。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精銦海工正在里水建設總部基地,預計明年投入使用,同時也是企業的研發基地。未來,包括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和海上風電安裝平臺等將會在南海進行生產。
資金成企業發展“攔路虎”
用“高、精、尖”來形容精銦的產品并不為過。無論在會議室的展示產品還是在調試組裝車間里面,大型的海上石油鉆井平臺設備都是普通市民鮮有接觸的。
“通俗來講,我們生產的設備就是石油鉆井平臺上的各種產品,包括升降系統、鎖緊系統、滑移系統等核心產品。”吳平平說,由于準入門檻高,目前精銦海工在國內競爭者較少,處于相對“壟斷”地位。
同樣,精銦海工的創始人均是曾在海洋相關行業從事技術研發。以董事長李光遠為例,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專業,曾供職于廣州文沖船廠。而吳平平則曾經就職于廣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和招商局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
“我們之前都是在不同企業工作,因為攻克一個項目大家臨時組合起來,后來就一起出來創業。”吳平平說,這個行業技術和專業性要求都很高,一般的技術人員難以進入。
即便處于相對“壟斷”地位,但隨著國家對海洋工程越來越重視,這個曾經的隱形行業逐漸被公眾關注。2013年7月,國務院曾發文《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鼓勵我國船舶產業盡快實現產業轉型,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加大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發展鉆井平臺、作業平臺、勘察船、工程船等海洋工程裝備。
與此同時,備受公眾關注的中海油建造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正式開鉆,更是標志著中國海工裝備行業向深水(300米以上水深)邁進。
“由于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海洋油氣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國內眾多大型船舶企業陸續加入海工裝備行業,現階段我國海工裝備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成長階段。”吳平平說,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目前正處于發展“風口”,企業被行業快速發展推著走,然而,資金卻成了企業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
“目前公司的發展資金都是幾個股東的自有資金,主要融資渠道是銀行借款,融資渠道較少、融資成本相對較高。”吳平平說。不僅如此,精銦海工的下游行業需求旺盛,同時客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精銦海工需要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研發投入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并提升產品技術含量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讓吳平平覺得無奈的是,由于合作伙伴都是“巨頭”,而精銦海工2014年的營業額只有1億元,往往行業內一張普通的5000萬元訂單對于這家民企來說已經很大。“我們的客戶傾向于選擇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高、有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及優質售后服務的供應商。”吳平平說。
另一方面,由于海工裝備制造商與下游客戶的結算周期一般較長,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制造商墊資生產。因此資金實力成為目前進入該行業的壁壘之一。在體量小和企業發展跟不上行業發展速度等多種因素影響下,走上市之路進入資本市場成了精銦公司的一個新的目標。
國內沒有真正競爭對手
事實上,早在2012年,精銦海工的管理層就開始進行股改并籌備到主板上市,然而就在精銦準備就緒之際,IPO就暫停了一年多。這曾一度讓精銦海工有點沮喪,直到2014年新三板啟動,他們發現新三板也能很好滿足企業融資的需求。2014年10月,經公司所有股東一致表態,精銦海工決定沖刺新三板。
在今年4月30日正式在新三板掛牌后,精銦海工開始著手股票發行。該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此次融資意向發行不超過625萬股(含625萬股),融資額不超過1億元(含1億元)。
“希望借助此次上市,公司能成為廣東在該行業真正的龍頭企業。”吳平平表示,目前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的競爭還不是很充分,面臨的競爭對手都是國外的,國內并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
這與行業的特性密不可分。目前國內海工裝備行業的參與者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如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等大型企業下屬的海工裝備制造企業,其產品主要為集團內部采購;另一類是與精銦海工一樣的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此類企業具有靈活的體制和市場化的管理,已經成為海工裝備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營企業最大的一個優勢在于靈活。”吳平平認為,目前國內有不少研究機構具備技術研發能力,但是他們往往受制于體制,很難創新突破。他舉例說,一般海洋工程一個項目產品的研發要2到3年時間,而且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漫長的研發過程和資金投入在國有體制內相對受阻。
人才壁壘是進入該行業的另外一個門檻。海工裝備行業作為一個專業度極
高的領域,其市場研究、市場策略制定和執行、銷售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專業的人才和高效的管理團隊,新設企業難以迅速建立。
據悉,目前精銦海工員工總數為90人,大部分都是與技術相關人員。“因為無論是生產、銷售、技術研發還是管理人員,都是專業技術人員,因為所有崗位都必須要專業人員才能勝任。”吳平平說。
“我們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競爭者,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快自主研發的步伐。”在吳平平看來,比別人快一步是保持領先的最好途徑。據悉,目前精銦海工主導的自升式海上石油鉆井平臺樁腿鎖緊系統的研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12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及201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目前公司共取得10項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
風電安裝平臺將成新增長點
即使是屬于高科技產業,但是對客戶的依賴性太強成為精銦海工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患。由于所屬行業特性,目前精銦海工客戶群體主要為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的下屬公司,包括渤海裝備、寶石機械、中海油服、大船海工等。以2014年為例,精銦海工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在90%以上。
“這個風險我們已經意識到,從2014年開始,精銦海工決定將業務拓展到海上風電安裝維護平臺的建造、運營中,服務于即將興起的海上風電場安裝及運營維護市場。”吳平平說。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精銦海工已經與國內著名風電產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約定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建造專業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風電場運營
維護、海上風電場開發建設等方面緊密合作。
“未來,風電安裝平臺將是精銦海工業績新的增長點。”吳平平說,目前精銦海工委托建設公司完成海上風電運維平臺的設計工作,首座平臺預計2016年底投入使用。
吳平平這一自信顯然是來自巨大的市場支撐。據國家發改委規劃,2014—2016年,全國將有1052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建成投產,到2020年,全國將建成3000萬千瓦規模的海上風電場,屆時,風機將陸續進入五年質保期,進入運維階段。
而按照目前海上風機安裝平臺的平均價格35萬元/天的日租費率來匡算,精銦海工風機安裝平臺投入使用后,5年內的租金收入將達到5.5億—6億元。
“海上風電機組的運行要求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和穩定的可靠性。”吳平平說,在實際工程中的海上風電場,由于受海上鹽霧、潮濕、臺風和海浪等惡劣自然環境的影響,相關的易損件失效比陸上發生快,機械和電氣系統故障率大幅上升,導致檢修維護的頻次加快。
目前,精銦海工正在和國內外風電制造商接洽簽署戰略聯盟合作協議,擬結合精銦海工對海工裝備建造、使用,特別是對海工平臺操作使用的經驗,針對全國尤其是在廣東區域海上風電場建設、維護、運營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精銦海工投資建造的風電安裝維護平臺將為這些海上風場提供風機安裝服務和為已經完成安裝的風場提供運營維護服務。
從“賴”在佛山到“鐘情”佛山
70%配套加工在佛山完成公司所有股東都不是佛山人,創業之前也不在佛山工作,精銦海工為何選擇在佛山創業?
“其實最早創業時候我們是在深圳和廣州,但是當時很多零部件加工和測試都要專門來到南海佛山進行加工。”吳平平說,佛山的配套和加工能力很強,他們以前有些產品在渤海灣那邊都要專門運到佛山進行加工再運回去,雖然物流成本很高,但是一定要運過來這邊。
甚至目前公司的所在地,也是精銦海工當時“借”回來的。“公司所在地的老板以前是我們的一個加工商,我們直接在這里檢測加工,后來他干脆把地方讓給我們了。”說起這段歷史,吳平平笑說他們是“賴”在這里不走了。
“在里水的總部,我們將會建成23層高的總部研發基地,這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是少有的。”對于明年即將落成的新總部基地,吳平平言語中盡是期待。雖然新的調試組裝車間并沒有他們預期的面積大,也有其他地方“挖”他們走,但是精銦海工仍然選擇留在佛山。
吳平平說,佛山的老板資金充裕,他們愿意購買先進精密的數控設備,但是技術工人卻很難達到要求。鑒于此,大部分的外協加工仍然需要精銦海工定期安排質檢員及工程師到現場進行監督、檢驗,包括加工工藝制造甚至程序的輸入設定等都要協助,才能保證品質。
但隨著產能的增加,佛山本地的企業開始滿足不了需求,一些外協加工需要發包到外面去,但是仍然有70%是在佛山加工配套完成的。以2014年為例,給精銦海工外協加工的前五家企業里面,有三家是佛山的企業,包括佛山市瀝創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而這三家企業占到前五家企業份額的70%。
“接下來我們會考慮對一些核心的加工企業進行并購,隨著企業的壯大發展,我們很難再長期派人下去監工,而一些核心零部件生產還是要自己掌握。”吳平平說,加工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是設備,還有技工人才,比如德國不僅設備工藝精湛,他們的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是關鍵。他表示,目前精銦海工與廣工大西安石油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而在未來里水的總部基地,他們將會在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礎上申報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