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全球經貿增長乏力,航運市場呈現需求低迷、運力過剩的局面,航運企業承受著嚴峻的市場考驗。去年,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屢創歷史新低,BDI年均僅為718點,同比降幅高達35%,干散貨運輸市場跌至“冰點”。在這樣的背景下,主要從事特種船運輸的中遠航運(600428.SH)交出了去年的“答卷”——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呈現雙位數降幅。
細分市場繼續分化
去年,中遠航運實現營業收入68.41億元,同比下降10.74%;毛利率同比上升0.92個百分點至9.89%;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凈利潤為1.46億元,同比下降26.41%;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8779.53萬元,同比大幅下降334.34%。
分季度來看,去年,中遠航運的一季度表現最好,實現營業收入18.7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凈利潤2.54億元;二季度表現尚可,實現營業收入17.54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凈利潤1.38億元;三季度由盈轉虧,實現營業收入17.2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572萬元;四季度虧損加劇,實現營業收入14.86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21億元。
分船型來看,多用途船及重吊船市場運輸需求增長乏力,市場競爭激烈,整體低位波動。競爭的加劇導致市場運價難以有效提升,船東的合作也日趨緊密,通過共同派船、共享艙位等方式加強區域市場控制力,共同抵御風險。但即使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部分地區、部分行業及部分貨種仍保持了較好水平,如東盟國家的基建、電力等建設項目,全球風電、核電及火電設備運輸市場等。去年,中遠航運多用途船,以及租入經營的雜貨船和滾裝船共實現船隊營業收入28.80億元,占公司船隊營業收入46.15%;船隊營業利潤為虧損2.69億元。
半潛船市場受油價暴跌影響,對海上鉆井平臺等海工裝備的運輸需求也大幅萎縮,去年下半年以來,已逐漸影響到半潛船承運平臺項目的執行,現貨市場低迷,手持較多長期貨運訂單的半潛船企業暫且能維持平穩經營。去年,中遠航運半潛船共實現船隊營業收入7.88億元,占船隊營業收入12.62%;船隊營業利潤1.95億元。
汽車船運輸市場受匯率波動、地緣政治、貿易限制、車企本土化生產及品牌競爭劣勢等不利因素影響,加之經濟持續疲軟,需求動能不足,去年市場競爭壓力及壟斷格局仍在延續。去年,中遠航運汽車船共實現船隊營業收入2.45億元,占船隊營業收入3.92%;船隊營業利潤為虧損61.50萬元。
長期以來中國木材進口量總體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但進入2015年后,木材市場因庫存高企、需求不振、價格疲軟及運價低迷等困擾而進入調整期,木材船市場低位運行。去年,中遠航運木材船共實現船隊營業收入6.93億元,占船隊營業收入11.11%;船隊營業利潤為虧損5123.58萬元。
瀝青船市場形勢相對較好,“十二五”沖刺帶動道路建設項目趕工收尾,公路投資額和瀝青消費隨之升溫,同時澳大利亞和越南瀝青需求也穩定增長,市場表現高于預期。去年,中遠航運瀝青船共實現船隊營業收入4.73億元,占船隊營業收入7.58%;實現船隊營業利潤為8320.54萬元。
船隊結構日益完善
中遠航運主營特種船運輸業務,以“打造全球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特種船公司,成為大型工程項目設備運輸的領導者”為戰略目標,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特種船隊,經營管理半潛船、多用途重吊船、汽車船、木材船和瀝青船等各類型船舶。“十二五”期間,中遠航運大力推進船隊結構調整工作,加大船齡老、船況差、適貨性能不強的老舊船舶的拆解力度,并根據貨物大型化、模塊化和重件貨的趨勢以及大型項目貨的運輸需求,加大適貨性強、技術性能好的重吊船、新型多用途船等的建造力度。目前,中遠航運“十二五”的船隊發展規劃目標已基本完成。
去年,中遠航運共退役3艘老舊船舶、5.6萬DWT;新接2艘船舶、7.63萬DWT;新簽訂6艘2. 8萬噸重吊船和2艘1.3萬噸瀝青船建造合同。截至去年年底,中遠航運共有自有船舶84艘、198.99萬DWT,同比減少1艘但增加2.03萬DWT,自有船隊平均船齡9年。其中,多用途船共32艘、80.62萬DWT;半潛船4艘、13.73萬DWT;重吊船20艘、52.49萬DWT;汽車船4艘、5.41萬DWT;木材船13艘、39.51萬DWT;瀝青船11艘、7.23萬DWT。
至于未來的新造船計劃,中遠航運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韓國敏去年年底在接受《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專訪時曾表示:“中遠航運未來的船隊發展規劃里,一方面新造船計劃將圍繞新增項目進行,這樣可降低風險、鎖定收益;另一方面利用和吸引社會資源,穩健經營,比如中遠航運首創中國航運企業的半潛船經營POOL模式。”
目前,中遠航運已實現特種船舶運力的全覆蓋,待2艘新造半潛船交付完畢后,中遠航運運力總規模將超過200萬DWT,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且唯一能全面覆蓋200~10萬噸重大件貨物裝卸要求的特種船船東。
在航線方面,中遠航運目前已經形成以中國為依托,輻射全球業務的經營服務網絡,船舶航行于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個港口之間。在遠東至地中海、遠東至歐洲、遠東至波斯灣、遠東至美洲、遠東至非洲等航線上,形成了穩定可靠的班輪運輸優勢。
如何應對航運低谷
作為中遠海運集團旗下唯一從事特種船運輸的上市平臺,集團的首批業務整合并未涉及中遠航運,保持了其業務的獨立和完整性。年初,中遠航運重新啟動增發項目。2月份,成功完成去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募集資金凈額24.83億元,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相應增加,財務狀況得到較大改善,資產負債結構更趨合理,整體實力得到增強。
此外,中遠航運也在中遠海運集團的整合過程中發揮作用。3月31日,由中遠航運牽頭開發的中遠海運集團非班輪業務經營管理平臺一期(中遠航運、廈門遠洋)正式上線運行。所謂非班輪業務經營管理平臺,主要涉及中遠海運集團本部、中遠航運、中散集團、大連遠洋、廈門遠洋五大部分的航運業務需求,統一該五大部分的業務流程和規則,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優化,不僅做到與財務深度集成,還在合同、運費使費管理、協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控制性設計,在保障數據流一致性,滿足業財一體化管理需求的同時,也滿足內控需求。
在BDI不斷跌破歷史新低的市況下,干散貨運輸企業的生存空間被急速擠壓,不少航運企業被迫出售旗下船舶資產、緊急籌集周轉資金甚至申請破產。去年,已有包括美國GMI、丹麥Copenship、中國威蘭德等在內的干散貨運輸企業陸續宣告破產。由于市場對大宗散貨的需求疲軟,尤其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和能源結構優化進一步減少對大宗貨物的進口需求,隨著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措施不斷推進,未來對于大宗商品的影響也會進一步加深。預計今年甚至未來更長時期內,航運供需狀況都難以明顯改善,市場低谷期或將延長,對航運企業的生存能力形成嚴峻挑戰。
中遠航運4月13日發布一季度業績快報,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61億元,同比下降27.54%;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的凈利潤91.84萬元,同比下降99.64%。生產數據方面,一季度累計實現運量285.71萬噸,同比減少155.78萬噸,同比下降35.3%;周轉量19808502千噸海里,同比下降30.6%。可見市況低迷。
對于中遠航運而言,轉型是應對市場變化的法寶。業務上,逐步實現向工程項目全程物流服務商及海上“運輸+安裝”服務的業務轉型;通過持續開展專業化營銷、提高貨運質量及升級管理體系,綜合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實現從傳統型船東向服務型船東的轉型,從普通雜貨船船東向多用途、重吊船船東的轉變;將以“特”字為方向,大力推進新業務、新航線開拓,穩步提升核心競爭力。
韓國敏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練好內功”才是根本。對內,中遠航運將積極優化機構崗位設置,使航運業務經營職能更加突出、集中,運作更加高效,如去年年底將所屬的中遠遠達航運有限公司與航運經營部非洲航線的船舶資源和經營業務整合為木材船聯合經營部。對外,中遠航運跟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出口機車、拖輪、渡輪、起重機、鉆井平臺等重大件的運輸與安裝,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制造和中國裝備“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