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俄造船領域合作前景國際在線會議如期舉行,會議邀請了中俄兩國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代表參加,圍繞中俄船舶工業領域國際合作前景、海事新技術新裝備發展趨勢等開展研討。
在會上,來自俄羅斯CenterSKO的研究員Stoyanov Dmitry介紹了俄羅斯截至2035年的船舶建造計劃。Stoyanov Dmitry表示,在2035年前,俄羅斯將建造包括內河船、江海聯運船舶、漁船、破冰船和“冰”級船舶以及科考船等在內的多型船舶共1001艘。
其中,內河船、江海聯運船舶計劃建造431艘;海上運輸船隊計劃增加50艘船舶;破冰船和“冰”級船舶將建造124艘;漁船和科考船將分別建造242艘和53艘;滿足燃料和能源綜合體所需的船舶以及滿足在大陸架作業需求的船舶(非冰區)共101艘。
Stoyanov Dmitry還指出,俄羅斯未來還將提升大噸位船舶的建造比例。目前,已簽訂合同的大噸位船舶共49艘,將均由俄羅斯船廠建造,預計獲批項目的投資金額約為28億美元。
此外,Stoyanov Dmitry還提到了俄羅斯船舶制造業本地化的問題。他表示,根據相關要求,俄羅斯未來的船舶制造本地化率將越來越高,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約56%,而不斷提高本地化率不僅是俄羅斯船舶工業未來的發展要求,也是全球船舶工業的發展趨勢。
其中,內河船、江海聯運船舶計劃建造431艘;海上運輸船隊計劃增加50艘船舶;破冰船和“冰”級船舶將建造124艘;漁船和科考船將分別建造242艘和53艘;滿足燃料和能源綜合體所需的船舶以及滿足在大陸架作業需求的船舶(非冰區)共101艘。
Stoyanov Dmitry還指出,俄羅斯未來還將提升大噸位船舶的建造比例。目前,已簽訂合同的大噸位船舶共49艘,將均由俄羅斯船廠建造,預計獲批項目的投資金額約為28億美元。
此外,Stoyanov Dmitry還提到了俄羅斯船舶制造業本地化的問題。他表示,根據相關要求,俄羅斯未來的船舶制造本地化率將越來越高,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約56%,而不斷提高本地化率不僅是俄羅斯船舶工業未來的發展要求,也是全球船舶工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