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海洋裝備研究院(簡稱“海裝院”)在青島正式投入使用。
2015年12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聯合其下屬10家成員單位共同出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注冊成立了中船重工(青島)海洋裝備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經過長達5年的建設,占地面積29329㎡(44畝)、建筑面積49401平方米,高度99米,總投資約2.52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2.5億元。
這是中船重工直屬的第一家海洋裝備研究院,體現了中船重工在青島海洋裝備領域的重要布局。2019年,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聯合重組成立中國船舶集團。隨著中國船舶集團的橫空出世,海裝院的名稱和功能定位也發生了變化。原定的中船重工(青島)海洋裝備研究院改為“中國船舶集團海洋裝備研究院”,成為中船集團在青島的研發中心、辦公中心、技術交流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
青島是我國的海洋科研重鎮。但毋庸諱言,長期以來,這座城市的海洋優勢更多地集中于基礎研究,在應用研究上還有較大差距,其中海工裝備的研發能力較為薄弱。青島推動建設海裝院,就是要進一步補齊海工裝備業發展短板。如今,在青島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大目標和以海洋產業發展為“主攻目標”的背景下,海裝院的投入使用,無疑將以科技創新和突破,支撐起青島海洋工程裝備和船舶產業的發展。
海裝院以海洋裝備技術設計開發為出發點,將在青島開展海洋裝備領域相關的技術研究和科研攻關,主要從事高技術船舶、海洋資源開發裝備、海洋環境監測系統、海洋裝備配套系統與設備以及海洋裝備研制工藝的研發、設計、集成、試驗、技術轉化與服務。產業領域和研究方向涉及深海探測與開發裝備、船岸一體化智能裝備、海洋及能源系統裝備、智能遠程服務、軌道交通、太陽能熱電、新型清潔環保能源等前沿領域,對提升中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海裝院并非“閉門做研究”,而是跟產業的發展需求相結合。海裝院將在深海探測與開發裝備、船岸一體化智能裝備、海洋及能源系統裝備、智能遠程服務、軌道交通、太陽能熱電、新型清潔環保能源等前沿領域進行研究及相關產業化,提升青島甚至中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科技成果產出后,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將是一個“應用場”。該基地是國家級船舶產業示范基地和船舶出口基地,基礎條件位居全國第二,是中船重工國內最大的制造基地。在海西灣,中船重工先后全條鏈布局了6家單位,具備除郵輪、LNG船以外大型船舶建造能力,擁有世界最大噸位級35萬噸級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制造能力,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大型海上生產平臺、LNG核心工藝模塊世界領先的建造技術能力。隨著海裝院的不斷創新應用,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海洋裝備在青島誕生。
據了解,海裝院在2017年獲得青島市級高端研發機構專項3000萬元資金支持。承擔項目2年來,海裝院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兩項,申請專利13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發表論文7篇;完成了“海洋裝備研究院協同創新研發”“船岸一體化智能港口裝卸系統演示驗證”“海洋平臺鉆井修井作一體化智能系統驗證”3個平臺建設,在孟加拉海上物流、散貨碼頭等實現產業化,帶動協作單位完成近20億的產業規模。
目前,青島正在加快推進中船柴二期、中瑞威飛、智能航運創新與綜合實驗基地、漢纜海洋工程產業鏈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tuff-中國等項目盡快落地,探索組建國家深遠海開發集團,打造國內一流的船舶海工裝備產業基地。在青島大力發展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業的背景下,海裝院將不僅僅是產業發展的參與方,而且還將是技術的輸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