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灣地區向東北亞出口石腦油在不斷增加,但美國成品油船船東對跨洋運輸的興趣并不高,理由是燃油價格較高、收益疲軟以及運費市場看跌。
由于2021年亞洲石腦油裂解廠產能增加導致需求旺盛,美洲至亞洲的月平均套利貨流量與2020年相比有所增加。
MR型油輪通常可運載3.8萬噸石腦油前往亞洲套利。但由于航線收益較低且亞洲現貨市場運費較低,MR型在跨太平洋航線的運營受到阻力。一位船舶經紀人表示:
遠東地區市場活動很少,預計運費將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而且沒有緩解的跡象。
據其估計,MR型美灣至北亞航線從裝貨到卸貨的收益約為5500美元/天,航次總運費約為140萬美元,包括巴拿馬運河過境。而運營成本約為3000美元/天,因此利潤微薄。
一些船東表示,目前巴拿馬運河南向航程的延誤時間為5至6天。通常情況下,航速為13節時,從美灣經由巴拿馬運河前往北亞的航程需要30天。
消息人士稱,即期市場上的MR型傾向于從美灣到拉丁美洲的區域航線,因為滯期天數更多。由于美洲、亞洲和歐洲的MR型日收益都很低,因此船東會避免在無貨情況下空駛。
出于規模經濟的考量,承租人會使用LR1型油輪運輸石腦油。LR1型通常運載6萬噸石腦油,美灣至北亞往返需要44天,收益約9000美元/天。然而,運營成本較高,約8000美元/天。
相比MR型,LR1型在亞洲裝貨更有可能獲利,因此更愿意航行亞洲。與此同時,歐洲LR1費率較低,因而在石腦油需求增加的情況下,船東會選擇亞洲航線。
目前,美國和歐洲的汽油需求有限,而亞洲對裂解原料石腦油的需求則不斷增長,今年的套利貨量有所增加。根據普氏能源資訊cFlow的數據,2021年第二季度,從美洲運往亞洲的石腦油已達217.6萬噸,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176.6萬噸和2020年第四季度的68萬噸。
普氏數據顯示, 5月7日Colonial Pipeline遭黑客攻擊關閉后,美灣石油產品出口量有所下降,但5月份美國出口亞洲的石腦油飆升至逾90萬噸的歷史高位。而前幾年,美國對亞洲的平均出口量低于20萬噸/月。消息人士稱, 6月份從美洲大陸已裝載67萬噸石腦油運往亞洲。
普氏高級原料分析師Aaron Cheong表示:2020年,來自美洲的石腦油出口已占東北亞進口總量的9%,比2017年的4%多了一倍以上,未來亞洲對石腦油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