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集團首席專家,江南造船集團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工作至今,不僅帶領研發團隊創造了中國船舶工業史上的數個第一,也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船舶工業的飛速發展。一艘艘中國自主設計和建造的船舶邁出國門,在高技術復雜船型等領域讓中國船舶的實力享譽世界,助力我國船舶業揚帆遠航。
自1982年入職江南造船以來,胡可一一直工作在船舶研發設計第一線。20世紀80年代初,江南造船需要開拓海外市場,越來越需要同國外船東和設備商打交道。一開始,國內船廠連標準的合同文本都沒有,出去都是一口“啞巴英語”,跟船東很難對話,而請來的翻譯不懂技術,交流效率大打折扣。為了趕上時代發展需求,沒去過國外留學、沒念過碩博、剛進廠不敢開口說英語的胡可一,沒多久就自己出錢上夜校惡補英語。“下班后我就騎自行車去市中心,上夜校到八九點鐘,在旁邊吃個盒飯。”他也在工作中拼命地創造學習機會,“我看老外怎么寫傳真,句子怎么用,下次也嘗試著用,慢慢用幾遍就記牢了。在接待船東、監造代表和船級社的驗船師時,我都盡力用英語和他們溝通。每次去不同國家,我會了解下當地的文化,找些大家的興趣點交流。”
雖然長期從事船舶設計和研發工作,但作為技術“一把手”的總工程師,胡可一在船舶建造完工交付前,有時也要參加試航,風險難以預料。2000年,胡可一接到緊急通知,深夜出海修理“唱歌的螺旋槳”——某試航船反饋發現航行中船體內有雜音。當天晚上他直接到達黃浦江口,然后登上拖輪駛出長江。“船在外海,拖輪開了大概六七個小時才碰到船。當時海上風浪很大,拖輪搖擺得非常厲害,桌上的東西全部被打翻在地。如果不關艙門,海水馬上會倒灌進船艙。”到達目的地后,拖輪向前靠上去,大船將舷梯放下來,拖輪的甲板和舷梯的落差足足有兩米,個子不高的胡可一先跳到舷梯上,再爬上船。“到達后已是半夜,我們立刻下到機艙后部實地聽音,與船級社的專家多次溝通后,判斷出雜音來自螺旋槳,后來發現是螺旋槳制作過程中出了一個差錯。”胡可一在船上待了兩三天,隨后將勘驗結果帶回船廠分析,修正了螺旋槳的邊緣形狀參數,順利解決了問題。
這個事件也推動船廠專門制訂了針對外檢員到制造廠商“上門”檢驗螺旋槳的檢驗細則。胡可一解釋說:“船是單個產品,不是批量生產的,更容易出現無法立刻判斷的問題,所以需要我們親自到現場排摸和勘察。”他也表示,船廠最大的特點便是能舉一反三:“我們派去現場檢測的工程師,要求都比平時高,做好每個問題的預防措施,才能不再出現同類問題。”
胡可一入職江南造船以來,一直工作在船舶研發設計第一線,潛心專注于新船型開發、船舶設計和建造技術。他以極強的前沿技術敏銳感、獨特的專業視點、扎實的專業技術基礎、豐富的大型船廠技術管理經驗和大型科研項目掌控能力,在國內外海事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名望。
2019年5月,57歲的胡可一卸任總工程師,改任科技委主任的他更加注重把握技術方向、培養年輕團隊,讓這所百年船廠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2021年,胡可一的肩上又多了份中國船舶集團首席專家的擔子。如今的江南造船,目力所及,超大型龍門吊、各種分段結構、由專人引導的運載車等,一派繁忙的景象。圍繞著這些龐然大物的,還有造船廠里不辭辛勞的工人們在焊接、分裝、起吊……這座神秘的造船基地,真正的核心不僅是那些船舶,更是設計建造這些船舶的人及他們手里牢牢掌握的技術。“競爭越來越激烈,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船廠一定要依靠新船型開發,否則是沒有生命力的。”胡可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