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國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將自建一批集裝箱船,以拓展集裝箱船租賃業務,該批新船預算造價約55億新臺幣~70億新臺幣,約合2億美元~2.5億美元。
該公司稱,由于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內陸物流延滯、船舶塞港問題尚未完全舒緩,及全球經濟活動與消費習慣改變,導致船舶貨柜運能需求大增,貨柜船運費與租金持續高漲,全球航商需船殷切緊迫,加上國際海事組織(IMO)將于2023年起強制執行減排政策,將加速老舊船只淘汰速度,導致貨柜航運市場對新船需求旺盛。因此董事會決定自建支線型貨柜船,提供更早船舶檔期及更優性能的船型,布局船舶租賃業務搶攻貨柜航運市場商機,也突破航運景氣循環,與低價競爭對造船產業不利的窘境。
但是臺船在公告中并未披露該批箱船的具體數量和船型。
臺船表示,將參考日本船廠通常搭配自有船東提供船舶租賃業務,以配合造船景氣調整船廠產能,建造成熟同型船,并強化節能設計,除達到國際海事組織在能源效率指針的最新節能標準外,在船速油耗能效和綜合裝載性能等表現均優于同級船。
臺船也為長榮B-type與陽明C-type各建造10艘此型2800 TEU貨柜船,屬于亞洲航線熱門的支線船型(Feeder Type)主力,該型船目前市場接受度高,深受航商與市場肯定,更分別榮登英國皇家造船工程師學會(RINA)2017與2020年世界名船錄的封面。
一般船舶使用年限約為20年,臺船指出,該等級支線型貨柜船(2500 TEU至3200 TEU),根據國際前三大海運研究調查機構之一克拉克森(Clarksons)數據顯示,現有世界船舶總數為466艘,船齡15年以上有183艘,3年后船齡達15年更將達308艘。目前支線型貨柜航運市場需求持穩增溫,藉此優異船型拓展臺船船舶租賃業務,預期可創造營收增加獲利。并且未來商船本業可做彈性造船租船調節,并視航運市場需求變化采進可攻退可守策略,強健財務結構。
今年上半年,臺船營業利益經歷6季赤字,終于轉盈,但業績靠的不是商船,而是所謂的“國艦國造”訂單和離岸風電海事工程業務。
截至6月底,臺船手上的商船訂單只有4艘,軍艦及公務船就有26艘。該船廠表示,商船多半是個別根據船東需求客制,獲利空間有限;但“國艦”及公務船只要造出一艘,就能量產復制數艘,獲利的彈性較大。
在這樣的環境下,臺船開始布局新模式,學習日本船廠,自建貨柜船租給航運商營運,若市場船價對臺船有相當獲利空間,再收回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