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投資建設的天津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通過機械完工驗收專家審查會審查,標志著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智能工廠”土建工程、設備安裝及單機調試基本完成,向正式投產又邁進了關鍵一步。
審查會上,與會專家對現場完工情況、項目證書、報告等資料進行了細致審查,一致認為項目已按照批復的設計文件完成相應建設內容,生產功能基本實現,達到了機械完工條件,同意機械完工驗收。與會專家認為,本項目生產布局合理,裝備高端,生產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流水線自動化程度高,主要生產工藝均實現了工件輸送及加工制造的自動化,創新研發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代表國內行業一流水平。
天津海洋工程智能化制造基地位于保稅區臨港區域,總占地面積約57.5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整體設計產能為年鋼結構加工量8.4萬結構噸,達產后年產值可達40億元,基地建成后將主要生產油氣生產平臺上部模塊、FPSO模塊、LNG模塊等高附加值產品。據悉,項目一期工程包括鋼結構智能制造中心、智能存儲車間、機管電儀制造中心、總裝場地等多個建筑單體及其配套設備。
據了解,天津海洋工程智能化制造基地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引領,依托5G、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應用,積極構建從研發、設計、制造到服務的全流程“智能海工制造”體系?!霸陧椖繉嵤┻^程中,我們攻克了智能化排產、自動化切割與焊接、自動化倉儲等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為實現設計、采辦、制造、倉儲及管理數字化掃除了障礙。”基地籌備組組長顧洪說。
據基地建設項目經理張亞西介紹,項目自2019年11月開工以來,面對智能制造工藝復雜、技術難度高、項目工期緊、疫情影響大等諸多挑戰,海油工程高效組織各參建單位,科學制定趕工計劃,加大施工人員及工機具投入,積極探索政企及甲乙方聯合黨建工作機制,充分運用智慧工地、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手段,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目前,項目一期整體進度超過98%,累計實現423萬安全工時。下一步,項目將加快推進關鍵設備及軟件聯調聯試,打造覆蓋軟硬件、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運營管理模式。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于毅表示,海油工程將全力保障項目早日投產,深入打造國資委“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基地和工信部“海洋油氣生產平臺上部模塊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及關鍵技術研究”示范應用基地,助力天津市打造海工高端裝備和設施制造領航區,積極推動我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業數字化智造化轉型升級,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