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昨天(5.18)組織討論《關于推進船舶智能制造指導意見》的征求意見稿,地點選在了江蘇南通,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實,這一方面是為了和討論主題相契合。因為南通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智能造船廠——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他們究竟有多智能呢?經濟之聲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家造船廠。
巨大的轟鳴聲,伴隨著時不時閃耀的焊接電火花,這幾乎是所有造船廠的標配,中遠川崎也不例外。但不一樣的是,放眼望去,偌大的車間里,看不見幾個操作工人。這時候記者才反應過來,這里的“工人”主要是機器人。
順著傳送帶看過去,幾塊條形鋼材旁邊,幾臺螃蟹腿一樣的白色機器臂不斷揮舞,沒幾下一條鋼板就被切成其它形狀。中遠川崎制造部部長助理李勇介紹,這是機器人切割。
李勇:這個外面的兩臺機器人對材料上面的名稱、基準線等等進行印制和劃線。結束以后,由兩邊的推送小車把它推到剛才看到的切割室里進行切割,兩個切割室里還各有一個切割機器人。整個系統就是這樣,然后后面成品就出來了。
造船業聽起來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行業,但工序其實并不復雜。簡單地說,就包括鋼材的切割、焊接、組裝和涂裝。盡管如此,每一道工序都有講究。比如焊接,造船用的鋼板很厚,不容易焊結實,而且不像其行業只焊幾個點就行了,它通常需要焊整條線。
在中遠川崎,這么難的工序也智能化了。一組四臺白色的機器人舉著焊槍,相互配合,有的拍照,有的翻身,有的焊接。中遠川崎總經理韓成敏對這組機器人尤其感到驕傲。
韓成敏:這個是三維的,先用我們的照相技術給它定位,之后根據我設計的焊接的長度,來尋找,來模擬輸入,和電腦對比以后再進行焊接。
造船廠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工人容易疲憊,眼一花、手一抖,一塊鋼板可能就廢了。因此,這對造船的質量和效率是個考驗。而使用機器人的話,操作就相當精確了。
在中遠川崎的車間,記者發現切割完成后的每一塊鋼板都有一串數字,這又是干什么的呢?韓成敏這樣解釋:
韓成敏:每一塊鋼板,每一根條材上面都有一個“身份證號碼”,標明未來它和哪一塊鋼板進行對接,焊在哪里,怎么焊,在船體上是哪個部位,等等這些。
鋼材也有身份證,對,就是要這么精確。切割焊接之后,先進行小塊部位的組裝,之后就要吊到船塢,進行整體組裝了。由于前期的數字化制造,中遠川崎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無余量造船。
韓成敏:所謂無余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搭載的時候,一個個吊到船塢里,是不用再開刀然后拼裝的。上去以后,它的工差非常非常小,直接可以焊接。
到了船塢,同樣看不見幾個工人。那么,工人們究竟都去哪兒了呢?原來,不少人都在后臺,要做的只是輕點鼠標,發出各項執行指令,控制機器人來造船。
韓成敏:我們是2570個人左右,再加上外包,我們不到4000個人,外面其它的船廠如果在我們這樣的生產規模,一般要一萬個人左右。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造船智能化的最終目的還是提高造船廠的盈利水平,這方面中遠川崎表現如何呢?造船業拼的是成本控制,主要用修正總噸工時這個數據來衡量,也就是完成一個單位工作量耗費的時間。全國造船業平均的修正總噸工時在28左右,而中遠川崎只有15.3,只有全國水平的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