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教授曾驥代表向中國科協九大提出了《將上海打造成世界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中心,助推科創中心建設》建議案。
曾驥認為,進入21世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海洋的發展及其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而據各大投行預測,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和石油的需求量對外依賴度分別超過50%和70%,大部分金屬資源對外依存度將超過50%,食物來源及戰略后備也捉襟見肘,這將會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而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動力資源和化學資源,是人類未來賴以生存的資源空間,海洋資源的經濟和戰略地位突出。另外,隨著海洋資源的開發從淺海走向深海,從近海走向國際海域,開發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展,工程裝備與技術已成為海洋資源開發、保障我國的資源和能源安全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
然而,通過對我國在建和已交付的海工裝備技術水平的分析表明,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與科技整體水平仍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主要的差距體現在關鍵技術的基礎水平和配套產業上。拿最簡單的海工產品——自升式鉆井平臺來看,基本設計(船型專利)仍然牢牢地掌握在歐洲和美國甚至新加坡等設計公司手中,價值最高的配套設備如主機、中控、鉆井包、升降和滑移等也必須靠歐美發達國家提供,特種鋼材、特種管材和特殊電纜等同樣需要進口。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國產化率極其低下,賺得了產值,賺不了利潤,企業越做越困難。
為此,曾驥建議,在海洋工程領域盡早實行“國內平臺國內造”及其國產化設備應用的補貼政策;對于在海工白名單中的海工企業,應盡快出臺政策,從國家層面通過基金公司或租賃公司將一些優質海工平臺和海洋工程船回購到國家手中,然后交由三大油公司使用,以減輕企業的資金和碼頭資源壓力;建議國家層面通過一些優惠政策,指定國有三大油公司訂造一批主要采用國產化設備的海工平臺,以解決國產設備首次下海的“攔路虎”,提供國產設備下海鍛煉的機會;建議行業協會或中船、中遠、中集等集團,加強行業間的互相協調,避免互相壓價而造成兩敗俱傷,讓國外船東“撿桃子”。
曾驥說,“十二五”時期是上海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速發展的5年,產業規模、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已成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最強的海工裝備產業基地。但上海與美國休斯敦海工城間的差距很大,并且沒有海工科創的氛圍,建議對在滬的小型海工科技、海工配套、海工中介、海工咨詢及其金融和租賃公司,實行3年零稅收、并減免社保費用。
曾驥建議,將上海打造成全國海工產業科技創新“領頭羊”。以全球視野瞄準國際海工裝備科技先進水平,集聚研發資源,會聚各方面高端人才,搭建公共研發平臺,加快“兩化”融合,依托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建設工程的實施,率先建成國內首個海工裝備科技研發體系。他還建議,將上海全面建成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示范基地;做強做實長興海洋裝備島和臨港海洋工程配套產業基地建設,擴充自主配套門類;大幅度提升上海的工程項目總包能力,將上海建設成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