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烏克蘭文化和信息政策部戰(zhàn)略通信和信息安全中心(Центрстратег?чнихкомун?кац?йта?нформац?йно?безпеки)消息,烏克蘭海軍旗艦“薩蓋達奇內將軍”號護衛(wèi)艦(ГетьманСагайдачний)已在俄烏開戰(zhàn)首日,就被烏克蘭方面自行鑿沉于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內,烏克蘭計劃將在戰(zhàn)后積極打撈復原該艦。
截至當地時間3月4日凌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州首府尼古拉耶夫仍然處于烏克蘭的控制中,但根據當地社交媒體消息,俄羅斯軍隊已經完成了對尼古拉耶夫的兵力集結,來自克里米亞方向的俄羅斯軍隊在尼古拉耶夫周圍南布格河上搭建了浮橋,并且已有零星俄羅斯先頭部隊與尼古拉耶夫守軍發(fā)生了零星交火。有分析稱,俄羅斯軍隊目前的主要作戰(zhàn)目標并非是直接占領尼古拉耶夫,而是繞過該城繼續(xù)向西挺進并完成合圍,而“薩蓋達奇內將軍”號護衛(wèi)艦在俄羅斯兵鋒抵達前就已坐沉船廠內。
“薩蓋達奇內將軍”號護衛(wèi)艦(也譯為“蓋特曼·薩蓋達奇內”號,“蓋特曼”為烏克蘭及立陶宛大公國時期的“將軍/指揮官”之意)是蘇聯海軍11351型“克里瓦克Ⅲ”級護衛(wèi)艦的8號艦,與俄羅斯海上警衛(wèi)隊現役的“捷爾任斯基”號和“奧廖爾”號是同型艦,該艦于1990年10月5日作為蘇聯邊防克格勃的“基洛夫”號警戒艦開工,蘇聯解體后被劃分到烏克蘭海軍中,1992年3月29日下水,1993年4月2日服役改現名,用以紀念17世紀烏克蘭軍事領袖和政治家彼得·科納舍維奇·薩蓋達奇內將軍,他領導扎波羅熱哥薩克集團對抗克里米亞汗國、奧斯曼帝國和莫斯科王國。
“薩蓋達奇內將軍”號護衛(wèi)艦滿載排水量約3,600噸,裝備1門100毫米艦炮、2組6管30毫米速射炮、2組12聯裝反潛火箭發(fā)射裝置、2組4聯裝533毫米魚雷發(fā)射管等武器,以中近海區(qū)巡邏和反潛為主要作戰(zhàn)任務,但在烏克蘭海軍中“薩蓋達奇內將軍”號是排水量最大、作戰(zhàn)能力最好的主戰(zhàn)水面艦,自服役以來一直作為烏克蘭海軍的形象象征,參與多次國外訪問和國際聯合演習活動。2014年俄烏沖突時“薩蓋達奇內將軍”號也未轉投俄羅斯,而是與烏克蘭海軍的58155型裝甲炮艇參與了多瑙河口的海上對峙。
自2018年“薩蓋達奇內將軍”號與前來烏克蘭敖德薩訪問的土耳其軍艦開展聯合演習后,“薩蓋達奇內將軍”號便一直停泊在黑海造船廠碼頭上至今,烏克蘭計劃撥款2.08億格里夫納用于“薩蓋達奇內將軍”號的維護升級,使其能夠服役到2031年,相關合同剛剛在2022年1月份下達至尼古拉耶夫國家造船研究設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