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3日,長榮航運公司旗下一艘名為“長程輪”(EVER FORWARD)的集裝箱船在美國東海岸城市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附近擱淺。
如今已經將近20天的時間過去,經過兩次起浮嘗試失敗后,該輪船東我國臺灣地區(qū)的長榮海運宣告了共同海損。
擱淺近20天,兩次救援失敗
3月13日,Ever Foward輪在離開美國巴爾的摩港后不久后擱淺。目前距離事故發(fā)生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20天,該輪仍處于擱淺狀態(tài)。
事故發(fā)生后,長榮海運已經和去年在蘇伊士運河救助擱淺并堵住航道的全球最大救助打撈公司SMIT旗下合資公司Donjon-SMIT簽訂了救助協議。并在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的指揮下進行救助作業(yè)。
本周二,原本計劃先從這艘12000TEU的大型集裝箱船周圍挖出大量泥漿后,并用七艘拖船進行的第二起起浮嘗試也宣告失敗。
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一位名為Kelly Reaves的負責人周三確認了上述消息:“昨晚重新起浮Ever Forward的嘗試沒有成功。”
不過她還介紹說,包括馬里蘭州環(huán)境部和事故指揮官Witt O'Brien在內的統(tǒng)一指揮部將于4月6日在疏浚至13.2米深度后,再用拖輪嘗試拖拽起浮工作。
根據船訊網為信德海事網提供的資料顯示,Ever Forward輪的船東、船管和船舶經營公司均為我國臺灣地區(qū)的長榮海運。該輪懸掛香港船旗,入Gard船東互保協會。
宣布共同海損
此前信德海事網在《長榮箱船在美國已經擱淺10天》一文中介紹到,航運保險專業(yè)公司WK Webster方面表示,“針對EVER FORWARD輪的打撈作業(yè)明顯的復雜性,預計本次打撈活動將產生大量時間和費用上的花費,這恐將使船東最終提出共同海損聲明。”
3月31日,該輪船東公司長榮海運方面表示,與相關單位全力協助這艘船舶脫困,并基于船上所有財產之共同利益考量,今日宣告共同海損。
長榮海運方面表示,前面兩次救援作業(yè)系共同海損行為,考量后續(xù)脫困作業(yè)的復雜性,長榮將持續(xù)投入更多人力、機具與費用協助這艘貨柜船儘速脫離擱淺,并指派共同海損理算人Richards Hogg Lindley處理共同海損相關事宜。
對于做航運的朋友來說,共同海損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存在。船東宣布共同海損后,意味著所有貨物利益方將要求在貨物交付之前提供共同海損擔保。
長榮吁請船上貨物的貨主及使用艙位的聯營伙伴,依照共同海損理算規(guī)則,儘速提供必要之擔保及文件給共同海損理算公司,以便在船舶脫困、貨物到港之后能順利辦理提貨等相關事宜。
專業(yè)索賠咨詢公司WK Webster警告托運人預計這艘船舶會出現進一步延誤,如果第三次起浮嘗試也被證明不成功,那么救援方將努力通過從船上轉運一些集裝箱來部分減輕船舶重量,以達到起浮的目的。
但這也意味著更高的救援成本以及更多的延誤時間。
作為一種古老的海事法律制度,共同海損分攤的精神其實是很樸素的公平原則,就是受益方一起分攤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犧牲掉的損失和費用。只是很遺憾實現這種公平的過程有些復雜。根據該制度,正常的共損分攤包括:宣布共損、與貨方取得聯系、交貨前取得擔保、評估各方分攤價值、理算、向各方獲取分攤等。如果相關分攤方有任何不配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出現各種波折。尤其像集裝箱船,通常貨主眾多,要完成前述環(huán)節(jié)甚至要花費好幾年時間。
集運業(yè)內上一次宣布重要的共同海損也是長榮海運,去年3月,該公司旗下另一艘名為EVER GIVEN的船舶在蘇伊士運河中擱淺,震驚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