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轉運計劃,部分集裝箱將被運回巴爾的摩港,預計作業時間將持續兩周。
繼長榮海運發布公告,宣布旗下擱淺于切薩皮克灣Craighill航道的集裝箱船“長程”輪共同海損后,該船的救援計劃進入了下一階段。
據外媒報道,美國海岸警衛隊當地時間4月4日表示,在與馬里蘭州的環境部門、長榮海運及指定救援公司Donjon-Smit實施兩次救援未成功后,制定了新計劃,將開始轉運“長程”輪上裝載的集裝箱。
“長程”輪仍處于擱淺狀態
據悉,在確定“長程”輪因當前的載箱情況無法脫困后,救援公司Donjon-Smit提出了轉運計劃,這將為“長程”輪制造一個重新浮起的最佳機會。
根據計劃,集裝箱的轉運作業將使用2艘起重船,分別從“長程”輪的左舷和右舷將集裝箱吊起,轉移到駁船上,再將這些集裝箱運回巴爾的摩港。同時,挖泥船將繼續作業,直至將航道挖掘至43英尺(13.1米)的深度。
據了解,“長程”輪目前裝載有約5000個集裝箱,預計只有部分集裝箱將被轉運。在2艘起重船就位后,將立即開始轉運作業。作業期間,Craighill航道將保持單向通行,并在該船周圍保留500碼(約為457.2米)的作業安全區。
挖泥船繼續挖掘航道,幫助“長程”輪脫困
美國海岸警衛隊表示,該計劃的操作時間預計為兩周,但也可能根據天氣條件和其他不確定因素而進行調整。出于安全考慮,轉運作業預計將在白天進行。
據了解,“長程”輪下一次脫困作業預計于4月15日進行。
目前,除了救援隊伍定期探測“長程”輪的燃料艙和壓載艙,確保船體狀態穩定和監測有可能出現的污染跡象之外,船舶工程師和打撈專家,也在遠程監測該船的狀態,以持續評估船體穩定性和完整性,直至該船脫困。
當地時間3月13日,“長程”輪在離開美國巴爾的摩港不久后,在切薩皮克灣的Craighill航道外水深約25英尺(7.62米)處擱淺。截至4月6日,該船擱淺已超過三周。在這期間內,救援隊伍曾兩次嘗試協助該船脫困,但均未能成功。
“長程”輪為長榮的12000TEU級F型集裝箱船,船長約334米,寬48.4米,可裝載12118TEU,平均吃水13米,設計航速24.1節,于2020年交付。
長榮官網船期表顯示,“長程”輪目前被部署在亞洲-美東航線上,掛靠港口包括廈門、高雄、香港、鹽田、科隆、薩瓦納、紐約、諾福克、巴爾的摩。事故發生時,該船正從巴爾的摩港前往諾福克港,原計劃于4月16日抵達廈門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