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由泰和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浙江天時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長和海洋”號科考船,在參與完成我國首次“深海揚礦泵管輸送系統”海試后,順利返回位于松門礁山港的“娘家”。
近日,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深海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采掘與輸運關鍵技術及裝備”,于今年6月16日到20日在中國南海某海域成功進行了“深海揚礦泵管輸送系統”海上試驗,順利通過國家863計劃項目海試驗收專家組驗收。
這是我國首次開展深海采礦單體工程技術的海試,標志著我國深海礦物輸送技術從此躋身世界一流。據了解,目前全球只有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成功進行過此類實驗。
“長和海洋”號是一艘8000噸級多用途作業船,兼備遠海海洋科學調查船和甲板運輸船兩種船型,具有三方面的作業功能:一是具備遠近海海洋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和取樣能力,可作為新研制的海洋調查與工程裝備的海上試驗平臺;并且由于后甲板面積大,特別適合于浮標、潛標的運載和布放回收。二是運輸大型裝備與大件貨物。三是可對外供應電力、油料和淡水。
在今年3月24日,技術上更勝一籌的國內首艘11000米級深淵科考母船“張謇”號也在浙江天時造船有限公司碼頭順利下海試水。成功試水的“張謇”號計劃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萬米級無人深潛器和著陸器測試。
作為船東的泰和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盧云軍說,“今年下半年,公司還將委托天時造船廠建造一艘排水量2000多噸的雙體小水面線科考船。”
近年來,以浙江天時造船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溫嶺造船企業正不斷提升內功,由原先的以生產散貨集裝箱船等傳統船型為主,向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科研特種船舶轉型,打響溫嶺造船的品牌,加快溫嶺造船業“重振”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