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獲悉,由中海油服鉆井事業部組織研發的鉆井平臺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在渤海鉆井平臺完成測試正式投用,這是目前國內適用于鉆井平臺最高標準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鉆井平臺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研究及應用》科研項目自2021年3月啟動,鉆井事業部在公司職能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首次通過“賽馬制”的創新嘗試,轉變科研攻關模式,最終成功研發新型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處理后的水質9項關鍵指標均優于現行MARPOL公約和國家標準、對標下一代MORPOL公約要求,一并解決了設備在高緯度寒冷海域使用、各類船型安裝空間受限等問題,較現役設備實現了購置成本下降40%、維護成本下降30%的目標。
科研攻關標準高
在立項階段,項目組人員對MARPOL公約,GB3552、GB4914標準(國標)的差異進行全面解讀,對目前航行船舶和鉆井平臺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執行標準進行詳細調研,最終確定在滿足國家污水處理標準6項指標的基礎上,將水體環境敏感的總氮、總氨氮和總磷也納入科研指標考核范圍(國內首次提出納入該3項指標)。
通過新型裝置的研制,在滿足我國最新海洋環境保護要求、實現灰/黑水混合峰值處理達標排放的同時,項目組向國家主管部門提供了實船測試數據,為政府部門參與IMO(國際海事組織)談判和MARPOL公約的修訂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也為我國國家標準的進一步修訂、完善提供技術依據。
技術設計前瞻性
傳統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需要具備緩沖、攪碎、電解、溢流等功能,因此設備的處理量大,對安裝空間的要求較高。為了適應鉆井平臺內部空間狹小、污水排放具有峰值處理要求、整體安裝困難等特點,在技術設計階段,項目人員對鉆井平臺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使用特點、空間特點、污水種類、處理方法、排放特點等8個方面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核算,并最終確定“電解+生化”的組合處理方案、排放峰值處理方案和模塊化設計方案3項解決辦法。
同時,為滿足各類鉆井平臺的安裝和檢驗取證要求,項目組首次提出模塊化取證和分布式安裝方法,在確保相關技術迭代的同時,實現了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系列化、標準化、模塊化,也為后續成果推廣和市場開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海油服鉆井事業部將陸續在所屬的鉆井平臺推廣運用新型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助力建設海上綠色油田、保障海洋生態健康發展,共建“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