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道 日媒稱,韓國三大造船企業2015年遭受巨額虧損,2016年的前景也不甚光明。全球能源價格下跌、近十年來船舶的過度生產造成這種局面,但韓國面臨的更大難題是,中國造船業不斷崛起,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建造船舶。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月29日發表題為《韓國的造船業危機》的文章稱,韓國造船業已陷入嚴重危機。2015年,三大造船企業——大宇、現代重工業和三星重工業,遭受創紀錄總虧損。2016年,形勢未見好轉。加上重大會計丑聞和眼下市場生存之憂,韓國可能面臨其最重要的一個行業的重大轉變。
文章稱,世界能源價格暴跌、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初期造船產量過剩以及國際貿易總體下滑共同導致了這一局面。還存在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不斷擴張的中國造船業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制造足夠數量的船舶。即使需求恢復,韓國造船企業也必須與可怕的中國對手進行競爭。
造船業對韓國經濟和韓國的國際地位都極其重要。2010年至2015年,韓國這個部門在全球造船產量中大約占了一半。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韓國通過政府的強力干預占領導了國際造船市場的相應份額。當時,在傳統強國比如歐洲和美國,造船業似乎奄奄一息。
首爾政府發現了資本密集型部門存在的機遇,給予了造船業重要的支持,同時維持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從80年代開始,由于能源價格大幅下跌,加上國際貿易迅猛增長,這些措施得到了強化。到了80年代中期,很多傳統造船強國已經看到了造船業的萎縮,而高幣值的日元使得韓國造船企業成功搶占了日本的市場份額。
文章稱,現代韓國造船業雇用了20多萬工人,據預測10%的造船工人在未來數年可能消失。首爾向造船業注入資金,但為時已晚,效果不明。如果造船市場難以復蘇,韓國將無力永久支持這個行業。首爾的最大目標就是避免重蹈歐洲造船業上世紀80年代的覆轍,當時歐洲政府的巨額補貼未能幫助造船業起死回生。
令問題更加復雜的是,大宇造船廠的財務丑聞不斷發酵。報道顯示,作為韓國近年來唯一盈利的造船企業,大宇一直在賬本上造假。這已導致顯而易見的擔憂。
首爾沒有什么較好的選擇,造船業太過重要,因此不能任其凋零。準入障礙之大足以支撐韓國政府繼續支持這個行業渡過難關。韓國的希望是:眼下的艱難時光不會演變成20世紀80年代歐洲造船業崩潰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