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Natalie Burrows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雖然有些新造船訂單可能押后披露,另外,也有一些利好的因素會讓下半年的新增合同數量增加,但是整個行業的格局已經處于非常嚴峻的態勢。
今年的新增訂單與2007年相比有巨大的落差,2007年有220家造船廠簽下新造船合同。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截止2015年,獲得新造船合同的船廠減少至101家,一共簽訂了1083艘船。
Burrows指出,在2007年獲得訂單的造船廠里僅有80家在去年獲得新合同。未獲得新合同的船廠中,中國造船廠約有87家,業務一般集中在散貨船領域;歐洲造船廠約有17家,他們放棄了與亞洲造船廠進行競爭。
從克拉克森的數據來看,韓國造船廠經歷了最艱難的一年,一度打破了1999年的低位線。
日本船舶出口協會的數據顯示,日本造船廠的境況同樣堪憂,2016年上半年出現80%的跌幅。
航運經紀公司Alibra 表示,目前日本擁有約19%的市場份額。Alibra在上周五的報告中寫道,日報造船廠將在2018年積極攻占市場,不惜降價維持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