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國產大型客機C919和大型運輸機,中國自主研制的“三個大飛機”之一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下稱“AG600”)終于下線了。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獲悉,由中航工業研制的AG600在珠海總裝下線,標志著該型首架機機體結構和機載系統安裝工作正式完成,全面進入地面聯調聯試階段。該機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制空白,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
制造難度高于傳統飛機
AG600主要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是中國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在20秒內一次汲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余平方米;在2米高海浪的復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提供了開展中遠海距離水上救援工作的保證。
AG600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改裝,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補給、海上緝私與安全保障、海上執法與維權等多任務需要,尤其是可為“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與安全保障。
作為大飛機“三劍客”之一的AG600,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AG600飛機采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和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布局,下身有船的結構,上身又是不折不扣的飛機。同時,AG600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里,可從中國最北端直飛三亞,更可以從三亞直飛往返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
因此,AG600對于保衛南海也有著巨大的意義。目前,中國已在南海地區建成了三座機場,但是南海有眾多島嶼,不可能做到在每個島嶼都建設機場。普通的民航客機沒有機場就不能降落,而AG600作為水陸兩棲飛機,可以在水面上直接著陸,這對于南海地區的補給、救援,有著巨大的作用。
中航工業集團民機工程部通用飛機辦公室主任冷毅勛曾告訴記者,對于水陸兩用飛機來說,既要保證水密性要求,又要實現機體的增壓要求,機頭部件還要滿足功能使用要求,設計和工藝制造難度非常大,其制造難度要高于傳統的運輸類飛機。
機載成品九成為國產
據記者了解,AG600的各部件主要由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各公司合作制造,其中中航通飛作為責任主體,中航工業特飛所/中航通飛研究院作為總設計師單位,中航通飛華南公司作為飛機主承制單位;而中航工業成飛民機承擔機頭的制造,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承擔中機身和機翼的制造,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承擔后機身和尾翼的制造,中航通飛華北公司承擔發動機短艙的制造,中航工業復材中心承擔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的制造,中航工業南方承擔發動機的研制工作,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統也由中航工業所屬相關單位研制。
中航通飛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AG600全機共有5萬多個結構及系統零部件、近120萬個標準件,98%的結構及系統零件由國內供應商提供;全機機載成品90%以上為國產產品。國內共有20個省市、150多家企事業單位、十余所高校的數以萬計的科研人員參與了項目研制。
其中,在一向被大家關注的核心部件——發動機上,AG600裝配了四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相比C919、運-20國產化程度更高。渦槳6是一款1969年就開始研制的民用飛機發動機,已經安裝在運-8等多款飛機上,技術十分成熟、運行可靠性高,這樣一款發動機也有助于AG600更快、更安全的飛上藍天。
隨著AG600正式下線,緊張的驗證工作即將開始。據AG600項目副總經理張樞瑋介紹,AG600下線后就將開始進行系統調試驗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在年內完成首飛。
由于AG600是水陸兩棲飛機,驗證程序相比平常的民用飛機更加復雜,中航通飛也會對AG600進行更加嚴格的測試,水面測試范圍不僅限于內湖和近海,還將飛到遠洋讓AG600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
“目前AG600已經獲得17架的意向訂單,這對于AG600這樣的特種用途飛機來說,已經是不小的數目了。而且包括馬來西亞在內,不少周邊國家的客戶對AG600也有很大的興趣。”張樞瑋透露。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獲悉,由中航工業研制的AG600在珠海總裝下線,標志著該型首架機機體結構和機載系統安裝工作正式完成,全面進入地面聯調聯試階段。該機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制空白,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
制造難度高于傳統飛機
AG600主要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是中國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在20秒內一次汲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余平方米;在2米高海浪的復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提供了開展中遠海距離水上救援工作的保證。
AG600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改裝,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補給、海上緝私與安全保障、海上執法與維權等多任務需要,尤其是可為“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與安全保障。
作為大飛機“三劍客”之一的AG600,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AG600飛機采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和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布局,下身有船的結構,上身又是不折不扣的飛機。同時,AG600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里,可從中國最北端直飛三亞,更可以從三亞直飛往返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
因此,AG600對于保衛南海也有著巨大的意義。目前,中國已在南海地區建成了三座機場,但是南海有眾多島嶼,不可能做到在每個島嶼都建設機場。普通的民航客機沒有機場就不能降落,而AG600作為水陸兩棲飛機,可以在水面上直接著陸,這對于南海地區的補給、救援,有著巨大的作用。
中航工業集團民機工程部通用飛機辦公室主任冷毅勛曾告訴記者,對于水陸兩用飛機來說,既要保證水密性要求,又要實現機體的增壓要求,機頭部件還要滿足功能使用要求,設計和工藝制造難度非常大,其制造難度要高于傳統的運輸類飛機。
機載成品九成為國產
據記者了解,AG600的各部件主要由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各公司合作制造,其中中航通飛作為責任主體,中航工業特飛所/中航通飛研究院作為總設計師單位,中航通飛華南公司作為飛機主承制單位;而中航工業成飛民機承擔機頭的制造,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承擔中機身和機翼的制造,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承擔后機身和尾翼的制造,中航通飛華北公司承擔發動機短艙的制造,中航工業復材中心承擔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的制造,中航工業南方承擔發動機的研制工作,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統也由中航工業所屬相關單位研制。
中航通飛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AG600全機共有5萬多個結構及系統零部件、近120萬個標準件,98%的結構及系統零件由國內供應商提供;全機機載成品90%以上為國產產品。國內共有20個省市、150多家企事業單位、十余所高校的數以萬計的科研人員參與了項目研制。
其中,在一向被大家關注的核心部件——發動機上,AG600裝配了四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相比C919、運-20國產化程度更高。渦槳6是一款1969年就開始研制的民用飛機發動機,已經安裝在運-8等多款飛機上,技術十分成熟、運行可靠性高,這樣一款發動機也有助于AG600更快、更安全的飛上藍天。
隨著AG600正式下線,緊張的驗證工作即將開始。據AG600項目副總經理張樞瑋介紹,AG600下線后就將開始進行系統調試驗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在年內完成首飛。
由于AG600是水陸兩棲飛機,驗證程序相比平常的民用飛機更加復雜,中航通飛也會對AG600進行更加嚴格的測試,水面測試范圍不僅限于內湖和近海,還將飛到遠洋讓AG600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
“目前AG600已經獲得17架的意向訂單,這對于AG600這樣的特種用途飛機來說,已經是不小的數目了。而且包括馬來西亞在內,不少周邊國家的客戶對AG600也有很大的興趣。”張樞瑋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