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
集運行業的周期宛若煙花,輝煌僅僅歷時一年,集運運價便在2022年開始斷崖式下跌,而在往年與船東簽訂長期協議的租客則紛紛撕毀長約。
11月28日晚,曾經的民營集運巨頭安通控股(600179)發布了“關于公司收到提前解除《聯營外貿航線戰略合作協議》告知函的提示性公告”,稱此前與合作伙伴中聯簽訂的三年長期協議已被中聯方要求重新評估并解約,原因系市況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安通控股2021年獲得凈利17.66億元,2022年上半年獲得凈利11.58億元,其中一大部分毛利來自與中聯合作的國際海運業務。而若中聯與安通合作暫停,對公司海運業務影響極大。
疑似受此影響,A股航運企業集體步入弱勢。截至11月30日收盤,航運精選指數跌2.80%,且日內最高跌幅達到4.73%。
短暫的狂歡
根據公告,中聯方在《告知函》解釋了“逼宮”解約的原因:“現因國際形勢巨變,導致與之息息相關的國際航運市場一路急轉直下呈雪崩式暴跌,面對如此重大危機,經中聯航運及中聯香港實際測算,聯營歐美航線已經難以維持正常經營,必須及時加以調整、盡快采取止損措施。”
上海航交所數據顯示,11月25日當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于上周再跌5.3%至1563.46點,其中歐洲線跌8.7%,美東、美西分別跌4.7%和5.8%。與2022年年初高點相比,該指數跌近6成。
此情此景之下,運價的斷崖式下跌是租客“毀約”背后的談判博弈。
“分手信”雖至,但合約卻仍未終止。安通控股披露,公司正與中聯航運及中聯香港協商中,將及時關注、跟進協商進程。
資料顯示,安通與中聯的合作和接洽始于2020年“內貿雙循環”國家政策的高層研討會。2021年7月,安通與中聯簽訂包括12條船舶的首個租賃協議,雙方聯營跨太平洋航線和歐洲航線,約定除租金與運營成本外,利潤五五分成,虧損各自承擔。
在運價暴漲的2021年,安通與中聯均在合作中獲益良多。中聯船運在2021年獲得27.3億元收入,凈利7.5億,同比增710%,而公司自持船只僅6艘,28艘為租賃,一大部分由于安通合作獲得。因集運大火,中聯航運甚至于今年8月宣布擬于港交所上市。
因合作獲益頗多,安通中聯雙方于今年4月份再度簽訂了一份新的合約。然而在新合約中,安通作為船東方獲得了更多有利條款——如合作排他條款;如虧損從安通中聯五五平攤,變成了中聯獨立承擔;如中聯需向安通開放航線經營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和操作系統等。
“行業好的時候,船東話語權是很高的,比如長協和分賬優勢等。一般情況下,租賃方還是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繞過一些劣勢條款,比如只完成最低程度合作,找其他的船東或者貨代等等。但中聯和安通還簽了排他協議,這是逼迫中聯毀約原因。”一家海外船務咨詢公司分析師向記者分析到。
集運行業步入“新階段”
安通控股于2016年借殼主營焦煤和尿素的黑化股份重組而來,曾為最大的民營集運企業,但因船運行業不景氣及諸多內控問題,公司于2020年進入破產重組程序。此后,招商局旗下招商港口、中航信托、遼港集團聯合泉州市屬國企搭建重組平臺招商物流對公司進行重組,以乘集運行業復蘇勢頭。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集運價格在2022年下半年呈現雪崩式下跌,行業以前所未有的速率步入寒冬。
“比起去年的情況,當前已經很少有租客關心集運了,油運和滾裝客戶,特別是油運客戶較往年提高較多。這些客戶一般也都是專業客戶,行業門檻也比較高”,前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有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此前集運價格暴漲主要系美東、美西航線集運船只卸貨擁堵,并帶動其他航線運價暴漲。然而根據海外航運咨詢網站FreightWaves的消息,截至本周二,南加州港口出現“無任何等待卸貨船只”的現象。而這一現象是自2020年10月以來首次。
南加州海運交易所執行董事Kip Louttit在向媒體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則表示:“洛杉磯和長灘港口的集裝箱船擁堵已經結束,是時候進入一個不同的運營階段了。”
“需求不振是肯定的,但主要是制約供給的因素不在了。往年的集運價格是很多因素集中導致的,包括地緣政治和北美刺激消費。很多做干散的當時都開始做集運了,業內叫作‘散改集’,因為集運門檻沒有LNG或者滾裝高,兩種船只也比較兼容”,前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根據海運咨詢機構Vessel Value的數據,截至10月,今年全球集裝箱船只的銷售數量為292艘,其中絕大多數發生在今年上半年;而在10月份,這一銷售數據僅為9艘。租金方面,巴拿馬型集裝箱的一年期租船費(TC)目前為69000美元/天,較今年3至8月高點跌54%。
不過,行業的余熱仍讓船價落于高位,Vessel Value指出,當前一艘五年船齡的新巴拿馬型油輪的VV價值目前為10725萬美元,其雖較年初價格跌近四成,但仍遠高于歷史水準。
另據美股公司Castor Maritime公告,公司近日購入兩艘次巴拿馬級集裝箱船,正式進入集運行業,而該公司此前主要業務為油運與干散運輸。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或是一些公司開始逢低再度回到集運行業的寫照。